当地时间7月17日,美国商务部发布一项引发广泛关注的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阳极级石墨加征93.5%的反倾销税。这一举措导致叠加现有税率后,实际关税飙升至160%,涉及2023年价值3.471亿美元的进口产品。此决定在全球石墨市场以及电动汽车产业供应链中掀起波澜。
美国商务部声称,作出这一决定是因为认定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以低于公平市场价值的价格销售阳极级石墨。而这一裁定源于美国活性阳极材料生产商联盟的申请,该联盟包括纽约的Anovion Technologies、路易斯安那州的Syrah Technologies等多家美国企业。这些企业主张,中国企业大量涌入市场的廉价石墨,让美国本土企业难以竞争,他们期望通过加征关税来重塑公平竞争环境,保护美国就业和产能。
然而,这一决定引发了诸多反对声音,其中特斯拉等企业的反对尤为引人注目。彭博社报道指出,特斯拉及其主要电池供应商日本松下等企业曾竭力阻止这一裁定。美国本土石墨产业在质量与产能上均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其电池生产所需的精炼石墨几乎全部依赖从中国进口。咨询公司CRU集团电池材料部门负责人阿扎姆表示,160%的关税相当于普通电动汽车电池电芯每千瓦时增加7美元成本,这将极大压缩电池制造商的利润空间。松下也表示,若石墨成本翻倍,电池价格很容易增加1000美元甚至更多,这无疑会削弱美国电动汽车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据了解,中国是全球石墨生产的主要力量,美国59%的天然石墨和68%的人造石墨进口来自中国。此次美国加征关税,不仅冲击美国本土电动汽车产业,还可能扰乱全球石墨供应链,影响其他国家的电池产业和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有分析认为,这是美国在全球产业链重构过程中,试图通过贸易保护手段实现“供应链自主”的一次尝试,但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其实际成效充满不确定性。
对于中国石墨企业而言,短期内出口美国市场的压力会显著增大,但这也可能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市场多元化的契机。企业可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积极开拓其他海外市场,降低对美国单一市场的依赖。此次美国加征石墨关税事件,不仅关乎中美贸易关系,也为全球石墨及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变数,后续发展值得持续关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