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在华大整合:从两张皮到一盘棋,能否上演翻身奇迹?

将一个品牌的深层改革放到社会现实和竞争环境中细细琢磨,等于尝试着摸清它的脉搏。其实这事吧,说大不大,说小也真不小,搁咱这老百姓眼里,它不仅是几百家经销商的合并调整,更是福特在中国这条路上重新下注的一步棋。福特这次整合,可不是头一回打这样的算盘,这种事在它的品牌历史里早就有过,成了一个绕不开的“老梗”。

福特在华大整合:从两张皮到一盘棋,能否上演翻身奇迹?-有驾

那咱就从头聊聊吧,眼下北京的一些福特门店里,竟然出现了和谐又有点儿混乱的画面。长安福特、江铃福特的车居然停到了一块儿,产地标不一样,但名字都还带着个“福特”,虽然门店角落摆着锐界L和锐际,但你要是走到展厅C位,那霸气侧漏的烈马就甭提了,改装过的Ranger旅居车也特别抢眼。这种“甩掉次元壁”的景象,乍一看挺新鲜,可细琢磨吧,这就像是福特把自己的两个合资公司给拉到一块儿了,直接打破了以前那种“各卖各的”的界限。

事情还得从2025年9月23日说起,福特中国宣布成立一个新公司——福特汽车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并在十月初亮相。不看门面,咱瞅核心,这公司负责福特品牌乘用车和皮卡的营销、销售和服务,把长安福特和江铃福特的销售网络一锅端,全由福特全资控股。简单说,以后这380家经销商,福特不用再两头协调,直接自己说了算。但,这一策略就好了吗?咱不是第一次看到福特在中国市场折腾了。

福特在华大整合:从两张皮到一盘棋,能否上演翻身奇迹?-有驾

这让我想起2018年的NDSD战略,那时候福特就尝试过整合销售渠道,想通过一套新模式提升效率。然而结果不大妙,表面目标虽然和现在类似,但因为一些老问题,没能扭转颓势,最后三年试水结束时铩羽而归,大伙儿都说是“搞砸了”。其实那个时候的NDSD在架构上站到了“长安福特”那一边,资源倾斜和利益分配失衡让江铃福特的经销商压力山大。再加上频繁换帅,战略不定,不少经销商直接失了信心,消费者体验也跟着往下掉。最后的结果是品牌认知模糊,线路混乱,没人捡到便宜。这次福特能不能躲开以前那些坑,成了个悬念。

我们去实地走访后发现,整合的效果已经开始显现,烈马和Ranger这样的江铃福特车型进入了长安福特的门店销售,而反过来长安福特的热门车型也开始在江铃福特的网络里露面。销售员说正在清理库存,下家快来了,蒙迪欧新款也再等几周。渠道整合的好处其实就这么简单,之前两个网络就像两个拉钩了的队友,明明都穿一身福特制服,结果干起活儿来却各吹各的号。这次好歹把话筒给统一了,可问题是,这话筒得有人会使才行。

福特在华大整合:从两张皮到一盘棋,能否上演翻身奇迹?-有驾

新公司成立后,福特没忘自己过去整合失败的教训,专门在架构上做了功课。公司直接归福特中国,这下不再偏向任何一方。团队里合并了长安福特和江铃福特的人员,各个负责人分工明确,也能看出在利益平衡上的小心翼翼。这回福特还在产品分配上想了办法,锐际和蒙迪欧稳住主流消费市场的地盘,烈马那些偏越野的小众车型开始“挑起大梁”。尤其是我们发现,北京几家长安福特门店里,烈马都摆到展厅最显眼的位置了,这足以说明福特已经把它看作了品牌调性的标杆。

顺便一提哈,福特还学会吸纳经验,这从“福特纵横”的生态系统就能看出来。体验中心、越野社群、官方改装,听起来挺酷,其实核心还是围绕用户需求,以覆盖全周期消费体验为目标。未来这可能是提升服务标准的关键,也让人看到福特在品牌平台建设上的耐心。

福特在华大整合:从两张皮到一盘棋,能否上演翻身奇迹?-有驾

说到这事,咱得承认挑战还不少。比如数百家经销商的服务标准怎么统一,人员怎样对接,库存整理又得花多少时间,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活。而且目前国内市场,自主品牌早就开始玩着高配生态,福特如果想跟上节奏,只能把整合效能加速释放,这事儿急不得却也慢不得。

最后提一个可能被忽略的问题呀,美系品牌在这个特殊的国际环境里,如何搞好品牌叙事也是个棘手事——本地化沟通和形象塑造,不呛水才算成功。烈马进驻展厅是,福特能给消费者带来啥惊喜,这才是这场改革的真正考验。试水的画已经拉开了,这趟长征就看福特到底能不能跑到终点。

福特在华大整合:从两张皮到一盘棋,能否上演翻身奇迹?-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