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排放门”事件:背后的汽车业潜规则与挑战

1. 大众“排放门”事件揭露

大众汽车深陷“排放门”事件漩涡。近日,大众汽车被揭露在美国销售的部分柴油车型上装有专门应对尾气排放检测的特别设备,这一行为被揭露后,引发广泛关注。这一事件被俗称为“排放门”。原本,大众的这一欺诈行为可能得以逃脱,但幸运的是,一个名叫Peter的测试者站了出来。Peter在欧洲对包括帕萨特、捷达和宝马X5在内的15款柴油车进行了道路排放测试,旨在检验这些主流柴油车是否达标。然而,在测试中他意外发现,大众的柴油车型在行驶过程中会喷射出大量有害废气,且排放量严重超标。

大众“排放门”事件:背后的汽车业潜规则与挑战-有驾

1.1. 【测试与调查结果】

为了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发现,Peter寻求了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合作。实验结果显示,捷达的氮氧化物排放量超过美国法规标准的15-35倍,而帕萨特也未能幸免,其排放量超标5-20倍。然而,当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在实验室对同款车型进行测试时,这些车辆却奇迹般地全部达标。经深入调查发现,这些车辆之所以能在不同环境下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排放性能,全因一种被称为“失效保护器”的装置。这种装置内含复杂算法,能够自动感知车辆所处的环境,从而决定是否开启或关闭相关排放控制装置。

1.2. 【大众的应对措施与影响】

据纽约时报最新披露,此次“排放门”事件所涉及车辆数量已高达1100万辆,这一数字甚至超越了大众汽车一年的产能。这些车辆主要包括2009年至2015年款柴油版捷达、甲壳虫和高尔夫,以及同期的奥迪A3,还有2014年至2015年款帕萨特。大众汽车的这一丑闻在欧洲汽车业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催生了对整个行业展开全面调查的呼声。面对舆论的强烈质疑,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文德恩已发表道歉声明,并下令对事件展开外部调查。大众汽车股价因此暴跌23%,市值蒸发超过140亿欧元。然而,这仅仅是大众汽车面临的众多后果中的一部分。据了解,大众汽车将面临数十亿美元的罚款和保修成本,还可能面临美国车主的集体诉讼,其高管也可能面临刑事指控。同时,德国政府也要求对大众等汽车制造商在德国接受排放测试时是否存在造假行为进行紧急调查。德国副总理加布里尔更是直言,这是汽车行业的一个“不光彩篇章”。一位路透社汽车分析员更是指出,如果大众汽车涉嫌硬件改造,那么其面临的麻烦将更加严重。

大众“排放门”事件:背后的汽车业潜规则与挑战-有驾

2. “排毒养颜系统”的利弊

2.1. 【系统设计与初衷】

众多柴油发动机,特别是排量较大的版本,常借助尿素来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然而,大众的“排毒养颜系统”旨在不使用尿素的情况下达标排放,降低成本。大众汽车却另辟蹊径,为其2.0四缸发动机设计了所谓的“排毒养颜系统”,意图在不使用尿素的情况下仍能达标排放。此举不仅降低了造车成本,使得TDI柴油车价格更为亲民,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油耗上升、动力下降。

2.2. 【系统的副作用与市场影响】

该系统导致油耗上升、动力下降,并对大众在美国的市场表现产生负面影响。大众汽车在美国市场的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其传统且沉稳的外形难以吸引美国消费者的青睐,唯有柴油车尚能勉强维持销量。然而,此次“排放门”事件无疑给大众汽车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狂怒的美国民众和退出美国市场的大众汽车预示着这场危机远未结束。

2.3. 【其他汽车业丑闻关联】

这场灾难性的“排放门”事件令人不禁联想到汽车业中的其他丑闻,如克莱斯勒的“黑客门”。该事件凸显不透明和欺诈行为在汽车行业中的存在。不透明和欺诈行为已成为汽车产业中的顽疾,亟待根治。

2.4. 【中国汽车市场的反应与应对】

记者就中国销售的大众汽车是否存在相关问题向大众中国、一汽大众奥迪等公司进行了了解。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正式回复。然而,中国在售大众汽车未受影响,但需警惕尾气检测中的潜在问题,加强第三方监管。上海大众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尽管是全球销售,但中国在售车辆并未涉及此次问题。同时,有媒体报道指出,在京津等地存在尾气检测的地下交易链条,环保部监制的环保合格标志竟可花钱获得,使得濒临报废期限的“问题车”能够免检上路。对此,汽车专家封士明指出,目前国内的尾气检测整体上仍存在流于形式的弊端,希望加强第三方监管,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