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R的前身:Nismo Skyline GT-R LM

400R的前身:Nismo Skyline GT-R LM-有驾

继R32之后,NISSAN在1995年正式推出了BCNR33,这款车型包括标准和V-Spec两个版本。BCNR33因其显著增加的车身重量,被戏称为“肥仔版GT-R”。尽管重量的增加对其性能产生了影响,但第四代GT-R在某些方面仍超越了其前辈。特别是V-Spec版本,它配备了一套先进的ATTESA E-TS Pro传动系统,这是标准版所没有的。该系统通过ECU与ABS系统的实时联动,优化了扭矩分配,提高了大马力车型的安全性。而今天,我们要重点介绍的是这款被称为“相扑版GT-R”的Nismo Skyline GT-R LM(BCNR33)。

400R的前身:Nismo Skyline GT-R LM-有驾

对于热爱战神系列的粉丝来说,他们不会轻信“R33是GTR历史上最失败的作品”这样的传言。事实上,R33是第一个在Nurburring北环赛道跑进8分钟的日本车,比R32快了21秒,这一成就足以证明其实力。而其后续版本400R更是创下了当时日本车的最高售价记录。而今天我们的主角,Nismo Skyline GT-R LM,正是基于Nismo R33 400R打造而成的。

400R的前身:Nismo Skyline GT-R LM-有驾

1995年,日产宣布退出勒芒赛事后的第五年,NISMO作为日本的官方改装厂,进入了勒芒的竞争。为了符合当时勒芒的赛规,NISMO必须打造至少一部街道合法的原型车。于是,他们选择了Skyline的明星产品R33,打造出了这款独一无二的Nismo Skyline GT-R LM。

400R的前身:Nismo Skyline GT-R LM-有驾

从外观上看,Nismo Skyline GT-R LM与量产版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夸张的宽体设计。这种设计虽然看起来有些臃肿,但却能为赛车提供必要的下压力。

400R的前身:Nismo Skyline GT-R LM-有驾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BNR时代引以为傲的ATTESA E-TS AWD四驱系统在这款车上被舍弃了,改为后轮驱动,以符合赛例要求。

400R的前身:Nismo Skyline GT-R LM-有驾

车尾部的GT-R LM标识清晰地表明了其身份,但令人费解的是,后包围的双出开孔却只配备了单出排气。

400R的前身:Nismo Skyline GT-R LM-有驾

经过NISMO的扩缸等改装手段,RB26DETT发动机在街道版上的最大马力提升至305匹,而赛车版则高达450匹。由于改为后轮驱动,Nismo Skyline GT-R33 LM拆除了前轮驱动轴,实现了车头的轻量化,整车重量也从1.5吨减轻至1.1吨。

400R的前身:Nismo Skyline GT-R LM-有驾

内饰方面,这款赛车与普通版R33保持一致,并没有因为是唯一一部而安装防滚架。Alcantara材质的Nismo赛车方向盘显得格外醒目。

400R的前身:Nismo Skyline GT-R LM-有驾

1995年,这款赛车在勒芒赛场上取得了分组第五、总成绩第十的佳绩。要知道,它的竞争对手包括迈凯伦F1 GTR、保时捷911 GT2、法拉利F40等顶级赛车。NISMO并不满足于这样的成绩,于是在次年将Skyline GT-R LM的马力提升至630匹。然而,由于对手实力过于强大,1996年只取得了分组第十、总排名十五的成绩。

400R的前身:Nismo Skyline GT-R LM-有驾

为了应对更强大的对手,NISMO在1997年赛季决定推出专为勒芒赛事开发的搭载V8引擎的R390GT1赛车。自此,Nismo Skyline GT-R33 LM正式退出了赛场。

400R的前身:Nismo Skyline GT-R LM-有驾

在1995年为NISMO取得辉煌成绩的22号Nismo Skyline GT-R33 LM赛车,它将被永远铭记在战神系列的辉煌历史中。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