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国内71%市场份额,比亚迪智驾车型销量刷新行业认知

2025年,比亚迪以“全民智驾”战略为核心,不仅在国内市场稳居智能驾驶车型销量榜首,更通过技术普惠与全球化布局,重新定义了智能驾驶的行业标准。截至2025年4月,比亚迪智驾车型累计销量突破48万辆,单月销量达21.3万辆,占国内乘用车市场71%的份额。其中,王朝/海洋系列贡献超19万辆,方程豹与腾势子品牌销量分别达9068辆和13519辆,智驾渗透率高达71%,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占国内71%市场份额,比亚迪智驾车型销量刷新行业认知-有驾

技术矩阵:分层覆盖与成本优化的双重突破

比亚迪的智能驾驶护城河始于“天神之眼”技术矩阵。该矩阵分为三个版本:“天神之眼A”三激光版搭载于仰望品牌高端车型,支持全场景高阶智驾;“天神之眼B”激光版应用于腾势及比亚迪品牌中高端车型;“天神之眼C”三目版**则覆盖7万-20万元主流市场,采用前视三目摄像头与5R12V感知硬件,支持高快领航、代客泊车等27项实用功能。与竞品“高低配功能分层”策略不同,比亚迪通过规模化生产与全栈自研,将高阶智驾成本降低40%,首次在7万元级车型(如海鸥)中实现智驾功能标配,打破了“智驾等于高价”的市场认知。

占国内71%市场份额,比亚迪智驾车型销量刷新行业认知-有驾
占国内71%市场份额,比亚迪智驾车型销量刷新行业认知-有驾

数据、研发与制造:生态协同的三大支柱

比亚迪的“全民智驾”战略依托三大核心支柱。首先,其日均生成超3000万公里智驾数据,依托中国最大的车云数据库,持续优化算法,显著提升了AEB(100km/h稳定刹停)等功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其次,全球最大研发团队(包含12万名研发人员及5000名智驾工程师)支撑软硬件垂直整合,从芯片到算法均实现自主可控。最后,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产能(2025年目标550万辆)与供应链协同,推动智驾技术规模化普及。例如,第五代DM混动系统搭载车型亏电油耗低至2.9L,续航突破2100公里,进一步降低用户使用门槛。

安全为基:智驾技术的核心标尺

比亚迪将安全视为智能化的底线。其智驾系统整合多项主动安全技术,例如AEB(自动紧急制动)与MEB(低速紧急制动),可分别在高速与低速场景下规避风险;ICC(车道领航)与NRP(窄道通行)通过精准路径规划减少事故;代客泊车功能成功率高达99%,有效解放用户停车焦虑。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疲劳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死亡率达83%,而比亚迪智驾技术可将此类风险显著降低。

占国内71%市场份额,比亚迪智驾车型销量刷新行业认知-有驾

全球化与市场重塑:从中国到世界的智驾普及

比亚迪的智驾战略不仅限于国内市场。其海外销量在2025年4月达到7.9万辆,同比增长91.9%,占总销量比重提升至21.1%。在泰国、新加坡、香港等地,比亚迪市占率稳居第一。此外,泰国罗勇工厂与柬埔寨新基地的投产,加速了东南亚市场突破,打破日系车企长期垄断。高端品牌方面,腾势D9月销1.5万辆,方程豹豹5单月破万,仰望U8站稳百万级市场,形成从主流到高端的全价格带竞争力。

行业启示:技术普惠与体系化竞争

比亚迪的实践为行业提供了三重范式。第一,通过制造与研发协同实现规模化降本,将高端技术下沉至大众市场。第二,依托海量数据反哺技术迭代,形成“飞轮效应”,加速算法优化。第三,始终将用户生命安全置于智能化核心,而非单纯追求功能炫技。摩根士丹利评价称,比亚迪的“全民智驾”战略堪比AI领域的“DeepSeek时刻”,其技术普惠逻辑正在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

占国内71%市场份额,比亚迪智驾车型销量刷新行业认知-有驾

结语

从“天神之眼”的技术突破到“全民智驾”的生态落地,比亚迪以数据、研发与制造的三重协同,构建起难以复制的智能驾驶护城河。这场变革不仅是市场份额的争夺,更是技术普惠与安全底线的长期博弈。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比亚迪的智驾实践或将成为中国汽车工业迈向智能化时代的标杆,为全球产业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