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截至今年6月底,其保有量已突破2400万辆大关。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其售后维修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如修车难、修车贵等“痛点”成为了消费者普遍反映的问题。面对这一挑战,我们该如何应对,破解这些维修难题呢?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与普及,给消费者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修车难与修车贵。以王先生为例,他驾驶的吉利帝豪新能源车温控器出现问题后,选择了前往西国贸汽配城的新能源专修店进行维修。他分享了自己在4S店的维修经历,对长时间的等待和繁琐的订配件流程表示不满。相比之下,汽配城的维修服务更为便捷,电话预约后即可换件,而且价格更为亲民。他表示,在4S店更换温控器的价格高达3000至4000元,而在汽配城仅需2000多元,这无疑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更为合理的选择。
吉利帝豪新能源车,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一员,其维修问题同样备受关注。在街头随机采访中,我们了解到,20名新能源汽车车主中竟有6人曾面临维修保养时的排队等待困境。这反映出,尽管新能源汽车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其维修保养问题依然不容忽视。
与此同时,传统汽修门店往往无法应对新能源汽车的维修需求。这些门店大多只专注于燃油车的维修,对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和设备缺乏了解。在南三环的一家汽修店,店员就坦言:“我们对新能源车不懂,我们就修油车。你看这一片汽修店都是燃油车,没有做电动车维修的。”
此外,新能源汽车的维修还面临着其他挑战。例如,京东养车西站店目前接待的新能源汽车数量有限,仅占进店车辆的一小部分。店内没有专门的电动车工位,且仅有的一名技师持有低压电工证。该店店长康先生透露:“除了美容洗车外,新能源汽车的机修项目主要集中在换轮胎、补胎、换雨刮器等简单操作上。由于缺乏专业设备和授权,我们无法处理与电相关的复杂问题。”这无疑增加了车主在外维修时可能面临的质保风险。
京东养车西站店探访
近日,我们对京东养车西站店进行了实地探访。该店主要提供新能源汽车的维修保养服务,但目前仍面临诸多挑战。店内空间有限,缺乏专门的电动车工位,且仅有的一名技师持有低压电工证。由于专业设备和授权的缺失,该店目前仅能处理新能源汽车的简单机修项目,如换轮胎、补胎和换雨刮器等。对于与电相关的复杂问题,车主们往往需要寻求其他专业机构的帮助,这无疑增加了他们在外维修时可能面临的风险。
新能源汽车维修市场现状
在丰台区丰益桥附近的西国贸汽配城,尽管燃油车维修保养服务店面众多,但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店面却寥寥无几。一家名为东升汽车电子的汽修店,便是由燃油车电路维修逐渐转型至新能源维修的典型案例。在日常操作中,他们也面临着诸多维修难题。
店长坦言:“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电压高达几百伏,没有电路知识根本无法进行电池维修。”他透露,目前每天都有七八辆新能源车前来店里维修,其中不乏一些车型后台有专用软件,且不对外开放。这给维修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有时甚至需要更换模块后进行匹配,而这通常需要借助4S店的后台系统,并产生相应费用。
新能源汽车维修市场的双重困境
不仅维修难度大,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成本也往往让车主们感到负担沉重。对于那些已经超出质保期的新能源车主来说,他们或许还有选择权,但许多仍在质保期内的车主则面临更严格的约束。以领克车主刘先生为例,他在购车时便被告知,必须遵循厂家的规定,在指定的4S店进行维修和保养,否则将失去三电终身质保及整车质保。这意味着,即便外面的维修店价格更为亲民,但为了车辆的质保,车主们往往不得不选择价格高昂的4S店服务。
业内专家指出,新能源汽车维修成本高昂的问题,既与市场上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相对较小、流通配件匮乏有关,也与具备维修能力的新能源汽车门店稀少、市场竞争不充分密不可分。
新能源汽车维修困境:网点稀疏与人才匮乏
据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数据披露,我国燃油汽车维修保养相关企业数量庞大,高达40万家,而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却仅有两三万家,显示出明显的差距。新能源汽车厂商的维保中心通常采用直营模式,官方维保中心数量有限,网点密度不及传统汽车4S店,导致车主维修及保养时常面临长时间的等待。
《电动汽车观察家》主编邱锴俊指出,维修难题主要表现在物资和人才两个方面。以动力电池包为例,这种电化学物质存在自放电和难以保存的问题,一旦损坏,车主往往需要等待车厂甚至电池厂发货,这无疑延长了维修时间。此外,新能源汽车的维修备件比例尚不明确,且成本高昂,如动力电池可能占据整车成本的四分之一,这进一步增加了维修的难度和成本。
另一方面,涉及电驱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维修工作,需要专门的人才和技术支持。对于复杂的电池包问题,可能还需要动力电池企业的技术支持;而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的故障分析,则可能需要将代码送至总部,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深入分析。这些因素都使得新能源汽车的维修过程更加复杂和耗时。
新能源汽车维修的授权与专业要求
当前,新能源汽车的维修实行严格的授权制度,整车维修必须获得车企的授权,而电池维修则需电池厂的授权。汽车维修专家王磊指出,与传统的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在维修方面对设备、人员和技术都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首先,踏入新能源汽车维修门槛,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低压电工证。只有具备这一证书,厂家才会提供蓄电池高压系统电机的培训,培训合格后才能进行断电维修工作,如钣金喷漆等。但要注意的是,这仅仅是新能源车的初级维修资质。要想进一步维修电池,还需通过更多考验,以避免因高压电导致的人身伤害。
此外,新能源车维修对场地也有特别要求。必须设有专门的蓄电池和车辆存放区域,以确保蓄电池的稳定状态,防止意外损失。同时,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车在维修电池时所使用的工具和检验设备都更为复杂,且成本高昂。因此,主机厂在授权维修时必须严格把控高压电系统维修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然而,这种严格的控制也可能导致维修等待时间延长。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初期,授权模式确实起到了优化成本、提升维修服务质量的作用。然而,这种模式也可能导致市场垄断,限制消费者的选择。为了打破这一局面,新能源汽车后市场需要更多社会机构的参与,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来降低维修成本。
以北交新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自2018年以来已陆续获得12家电池厂的官方授权,从而能够从事部分动力电池的维修工作。公司副总经理兼产品开发部总监崔立坦言,获取这些授权需要克服多重困难,确保在技术、设备、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都达到高标准。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考核后,才能获得官方的授权书。通常,获取一个电池品牌的授权至少需要4个月的时间,最长甚至可能达到一年多,这无疑增加了汽修店获得厂商授权的难度。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激增,授权维修方式已逐渐难以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同时,授权制度也带来了技术壁垒,阻碍了传统技师向新能源维修领域的转型。当前,我国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的技能人员严重不足,仅有不到10万人的规模。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事故汽车修理分会秘书长冯君指出,技术公开已成为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尽管我国中职院校、技校和大专院校培养了大量汽车专业学生,但目前他们缺乏合适的新能源汽车教材,所接受的技术培训往往来源于非正规途径,这些技术难以支撑起整个社会的服务体系。因此,冯君建议汽车主机厂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应适度向职业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开放维修技术,以培养更多的新能源维修技工。同时,在新能源车售后服务领域,可以构建一个以主机厂为主导、社会综合修理厂为补充的服务体系,以更好地服务广大新能源车主。
完善标准 拓宽服务渠道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与普及,维修需求逐渐显现,行业变革在即。众多社会汽车维修企业正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以途虎养车为例,截至今年上半年,其旗下已有6311家工厂店,其中近6000家已成功转型为油电兼修,服务网络遍布73个城市。这些工厂店均已具备新能源汽车的维修能力,其中上海的新能源技术中心更是重点投入,能够提供新能源车辆的三电系统维修、电池整包返修等服务,并已与16家顶尖上游电池厂签约,开展保内保外的电池维修服务。同时,还新增了覆盖50个类目的专配商品617个,以满足领先新能源汽车品牌的需求。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攀升,汽车后市场正逐步走向成熟。业内专家指出,在确保维修质量的基础上,政府或行业协会可积极推动车企公开维修资料,以扩大维修保养服务的覆盖范围,实现新能源车企、汽修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共同利益。
北交新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产品开发部总监崔立提出,针对新能源汽车维修成本高昂的问题,政府应鼓励更多企业涉足零部件制造领域,打破行业垄断,推动再制造与回收利用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他强调了规范收费标准、加强价格监管的重要性,以防止不合理收费现象的出现。此外,崔立还建议车企在保修政策上做出适当调整,允许符合条件的非授权维修站点进行维修且不影响保修权益,从而激发市场活力,降低维修价格。
相关行业规范亦在持续改进中。过去一年里,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相继颁布了《新能源汽车维修职业技能评价规范》与《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检测与维修规范》两大团体标准。最近,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也已面世,并定于明年3月1日开始执行。同时,该协会今年已着手进行电机和电控团体标准的立项工作,正积极筹备专家团队,预计将很快启动相关课题研究,以期尽早完善维修团体标准。
新能源车维修的关键在于电池、电机和电控三大核心系统的技术突破。随着这三个团体标准的出台,综合修理企业在设立维修站点时,将能依据安全条件和通用维修方法进行规范操作。但冯君指出,这些标准还需进一步细化,针对不同车型和电池技术制定更具体的标准细则,以确保维修企业能更有效地对新能源车进行维修。
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其保养维修市场亦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期待各方共同努力,解决“修车难、修车贵”的问题,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从而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