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汽车拉着东风汽车,一起掏了10个亿,在广州成立了一家进出口公司。这事发生在11月6日的进博会现场,合资公司由日产(中国)占股60%,东风汽车占股40%。周锋作为东风方代表出席了仪式,说这是双方推动高水平开放合作的实践,也是融入全球经济格局的战略举措。
其实日产这一手挺有意思。以前合资公司大多是外方出技术,中方管生产和市场,现在却一起搞进出口,角色好像有点不一样了。心里琢磨着,是不是日产觉得,光靠卖车不够,还得把中国制造的车卖到全球去?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差不多同一时间,东京车展上,日产带着东风日产N7亮相,海外媒体和消费者反响挺热烈。9月份,这车在中国卖了6410台,累计交付已经超过3.2万台,成了名副其实的爆款。N7是东风日产新能源技术架构下的首款纯电轿车,它的成功似乎验证了什么。我不禁想,是不是日产终于找到了在中国市场的节奏?
更让人意外的是,10月底东风日产天籁·鸿蒙座舱全球首发。这款车号称是“全球首款鸿蒙座舱燃油车”,主打智能家居空间、智慧交互和声学体验。天籁这车大家都知道,移动大沙发嘛,舒适度没得说。现在加上鸿蒙系统,感觉像是给传统燃油车装了个智能大脑。
说实话,第一次听说燃油车要搞智能化时,我心里直打鼓。这能行吗?毕竟现在满大街都在说电动车才是智能的载体。但转念一想,中国还有3亿多燃油车用户呢,他们难道就不配享受智能科技?这个质疑一出来,反而觉得天籁这步棋走得挺妙。
王骞在直播里说得实在:“中国有超过3亿的燃油车用户,他们不是过渡群体,而是实实在在的当下用户。”这话听着在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马上换电动车,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车更智能、更好用。
看看天籁·鸿蒙座舱的具体配置,15.6英寸的华为智慧屏,48个鸿蒙原生应用,还能无麦K歌、笑脸抓拍。这些功能放在新能源车上不稀奇,但在燃油车上确实少见。我不由得想起自己那台老车,连个像样的导航都没有,每次出门还得靠手机。
华为的李东宁说得更直接:“智能不该是新能源的专属福利,该是所有车主的日常标配。”这话听着舒服,没有那种技术精英的傲慢,反而透着点接地气的实在。
天籁这次改款,从里到外都透着新意。新出的“幻影紫”和“羽砂灰”车色,看着就挺高级。内饰90%面积用软包覆盖,连副驾都配了“女王座椅”,带通风、加热、按摩。这配置,放在以前得是豪华车才有的待遇。
音响系统也下了功夫,17个扬声器,600多人的团队做了300多轮测试。还搞了个可升降的星环散射体,说是让声音扩散更均匀。这些细节,能看出东风日产这次是认真的。
其实东风日产手里握着1500万的用户基础,这是多大的优势。但问题是怎么让这些老用户愿意升级换代?如果只是换个壳子,加点配置,恐怕难有说服力。但这次和华为合作,似乎找到了突破口。
刘新宇说这是“双向奔赴的共赢合作”。听起来有点官方,但细想确实如此。东风日产需要智能化转型,华为需要打开燃油车市场。两家一拍即合,各取所需。
这种合作模式,感觉比传统的供应商关系更进一步。不是东风日产提要求,华为照着做,而是两家一起研发,共同定义产品。这种深度绑定,在汽车行业还挺新鲜的。
从市场表现东风日产今年动作频频。N7的成功已经证明了市场认可度,现在天籁·鸿蒙座舱又开辟了新赛道。我不禁好奇,其他合资车企会跟进吗?毕竟大家都面临着同样的转型压力。
天籁这个老将,在B级车市场打拼这么多年,现在又要带头搞燃油车智能化。这步棋走得大胆,但也挺冒险。毕竟消费者接不接受,还得市场说了算。
说到消费者,我突然想起朋友上个月换车时的纠结。他想买新能源,又担心充电不便;想买燃油车,又觉得不够智能。要是天籁·鸿蒙座舱早点出来,说不定他就不会那么犹豫了。这种事说大不大,说小也挺让人堵心,你怎么看?
据说明年第四季度这天籁·鸿蒙座舱就要正式上市了。到时候市场反响如何,还真让人期待。毕竟这不仅是天籁一款车的事,可能关系到整个燃油车市场的未来走向。
现在日产这系列动作挺有意思。一边成立进出口公司布局全球,一边推新车抢占市场。这种打法,既务实又有点野心勃勃。
不过车好不好,还得用户说了算。再智能的配置,如果不符合实际使用习惯,也是白搭。天籁这次改革,到底是不是用户真正需要的,还得等上市后才见分晓。
不过从目前释放的信息东风日产这次是铁了心要搞点不一样的。不仅是产品升级,更是整个造车思路的转变。这种转变,或许才是合资车企未来生存的关键。
不知不觉说了这么多,其实汽车行业的变化远比我们想象的快。今天还在讨论燃油车要不要智能化,明天可能就有更多车企跟进。这种变化,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选择多了,体验也更好了。
只是有时候会觉得,现在的车越来越像电子产品了,更新换代快得让人眼花缭乱。不过转念一想,只要能给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这种变化就是值得期待的。
天籁这款车,从当年的“移动大沙发”到如今的“燃油智能第一车”,这个转变过程本身就挺值得玩味的。不知道其他传统燃油车品牌,会不会也走上这条智能化的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