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驾驶技术逐渐走进大众生活,自动泊车、智能驾驶模式等功能成为不少车的卖点。智能驾驶根据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标准分为,L2(部分自动化)需驾驶员全程监控,L3(有条件自动化)允许系统接管但需随时响应接管请求,L4(高度自动化)系统在限定场景下全权负责。
律师解答:
1、车企的产品责任。如自动泊车系统本身存在故障或缺陷,导致撞车事故,责任可能由车辆制造商或销售商承担。车主需提供事故发生时APA处于激活状态、系统未提示故障的证据(如车载系统日志)。
2、车主的过错责任。APA运行期间车主仍需观察环境并随时准备接管,若行车记录仪显示车主长时间低头玩手机,可能被认定存在重大过失。如果自动泊车过程中有人为干预,比如驾驶员在车辆泊车过程中操作不当或者未按照系统提示进行操作,导致事故发生,那么驾驶员可能需要承担全部或部分责任。
3、如果车辆购买了相应的保险,保险公司也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律师补充
《道路交通安全法》 目前仍以“人类驾驶员”为中心,规定驾驶员需对车辆安全负责,即使使用自动驾驶功能。 例:2021年某特斯拉车主使用Autopilot追尾,法院判驾驶员未保持警惕,承担主责。
《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家标准(2022年) 明确要求车企说明自动驾驶功能的限制,驾驶员未遵循操作指南可能被追责。
地方性法规试点(如深圳) 《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2023年): L3及以上车辆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发生事故, 优先追责车辆所有人/管理人 (如未及时更新系统、擅自改装); 若因系统缺陷导致事故,车企或供应商需担责; 驾驶员违规使用(如酒后启动自动驾驶)需承担全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