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

前言:在七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尚处在一个较为贫穷与不发达的阶段,那时的机械制造业尚未兴起,许多运输货物的卡车都是进口的。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罗马尼亚产阿罗244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阿罗320皮卡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阿罗243

八十年代,中国与东欧国家的关系十分密切,罗马尼亚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我们向罗马尼亚出口电视机和日用消费品,反过来进口其汽车等必需品,这种贸易方式大幅节省了外汇,加强了经济互补性。罗马尼亚的阿罗车系,如320、243和244型,都是当时大批量引入中国的车型。其中320和243型适用于运输较轻货物,而244型则是纯正的硬顶越野车,是当时市场上为数不多的SUV之一。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城市公交车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长途客车

当时,客车大都采用圆润的车身设计,前窗多为分体式。长途客车多为单节车型,而城市与近郊公交则多采用拖挂式设计。相较于乘用车和货车,国内客车制造商较多,且大部分产品未涉及进口。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城市公交车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远途客车

那个时代,国产车技术尚显落后,大多数车辆均采用前置发动机,噪音大,带有浓重的汽油味。启动或换挡时,驾驶员操作艰难,变速箱发出嘎嘎声。不少私家车站的车辆都是报废的公交车,车身老旧,售票员在车站高声招揽着过往行人。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河北红星旅行客车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金杯客车

在河北和天津,常见的中型旅行车包括河北红星牌和早期的金杯客车。这些车型通常可容纳10到12人,由于监管较松,经常出现超员现象,车内常备有额外的折叠凳。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三峰汽车说明书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天津三峰客车

原天津客车厂生产的三峰牌TJ621型客车,可坐十人。车身早期为红白相间,后期改为全白,这是那个时代的特色。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日野客车

当时,跨省长途豪华客车多为日本品牌,如日野和五十铃,配置高,采用后置发动机,配备独立空调出风口。相较之下,国产的扬州和丹东品牌虽然结实,但在配置和性能上与进口车相差甚远。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北京BJ130货车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天津雁牌双排货车

当时市面上的轻型货车主要由天津雁牌和北京BJ130占据。此外,也有少数进口车型,如五十铃和三菱。这些车型提供双排和单排两种选择,以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当时国内对物资的需求不大,轻型货车基本能够满足日常运输需要。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一汽解放汽车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二汽东风汽车

那时,公路上最常见的货运卡车为一汽的解放和二汽的东风。两者均属同一时代产品,但东风的设计更为时尚。解放车型保持了圆润的外观,最初是外国设计,后期进行了改型,生产出新型的天蓝色解放141。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解放141卡车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解放六驱军用卡车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东风六驱军用卡车

小时候,路上也常能见到军队的车辆,如解放和东风的六驱型。这些车型从前置巨大的差速器和六个越野轮胎来看,显然都是六驱设计。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济南黄河汽车

黄河汽车是国产重型卡车的代表,其原型是捷克斯洛伐克的斯柯达706RT。国产后,放弃了原有的助力转向和气动转换高低速变速箱,虽简化了制造,但增加了操控难度,需要较大的驾驶力。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南京嘎斯51汽车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南京嘎斯51汽车

南京嘎斯51的原型为苏联高尔基厂的二战军用卡车,后授权给中国、朝鲜及波兰生产。嘎斯51的外型与解放相似但体型更小,适合狭窄道路行驶,在抗美援朝中作为后勤运输车发挥了重要作用。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南汽跃进卡车

九十年代,南汽的跃进轻型卡车基于嘎斯51改进,优化了发动机和外观,使之符合当时的流行设计。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东德依发汽车

东德依发汽车曾大量进口至中国,以其耐用省油的发动机和合理的维护成本获得市场青睐。这种车型的特点是,装载货物时车身会向一侧倾斜,行驶中显得摇摆不定。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日产五十铃长头卡车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日产三菱平头卡车

八十年代末,性能优异的日系汽车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五十铃、日野和三菱是其中最主要的品牌,五十铃车型最为齐全。中石油的许多车辆都是天蓝色或乳黄色的五十铃长头版,而平头五十铃则多用于长途物资运输。一汽解放的一款车型的驾驶室与三菱高度相似。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日产日野卡车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日产日野卡车

日野卡车在市场中的份额仅次于五十铃,其产品线覆盖轻、中、重型卡车,以优良的性能和质量赢得了市场的认可。五十铃、三菱和日野的车辆数量在国产之后名列前茅,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贡献。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罗曼重卡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罗曼重卡

罗曼卡车是罗马尼亚的一个品牌,采用了德国MAN的技术进行生产。济南汽车制造厂后期引进罗马尼亚技术生产,但质量方面只能说一般,经常出现小故障。改型后的黄河汽车就采用了罗曼重卡的驾驶室设计。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太脱拉长头卡车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太脱拉平头卡车

太脱拉是捷克的一个知名品牌,曾大量进口到中国,并在河北邢台获得生产授权。其车型在空载时后轮呈内八字形,仅外侧两轮着地;重载时,后轮恢复正常。太脱拉的发动机在起步时发出响亮的哨声,随着转速变化响声忽高忽低,非常具有辨识度。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苏联卡玛斯重型汽车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苏联卡玛斯重型卡车

苏联的卡玛斯重型卡车曾在中国市场上销售,以其多档位和强大的载重能力在北方地区颇受欢迎。尽管性能不俗,但其高油耗是一大缺点。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斯太尔重型卡车

带你重温80年代的公路记忆,看看那些小时候公路上跑的客车和货车-有驾

斯太尔重型卡车

奥地利的斯太尔品牌虽然不是全球知名,但其卡车性能非常适合中国的路况。后来中国重汽引进了其技术开始生产。由于其卓越的性能,斯太尔不仅有民用版本,军队也装备了大量此类车辆用于牵引,服务多年…

篇幅所限,无法完全详述。如有遗漏或错误,请不吝赐教。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深度好文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