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饶,不止轮胎

大众网评论员 李彦涵
5月15日,第十五届中国(广饶)国际橡胶轮胎暨汽车配件展览会在山东广饶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全球前十强轮胎企业全员参展,50余家全球轮胎75强和世界500强企业齐聚,5.5万平方米展区人潮涌动,这场盛会不仅让广饶“轮胎之都”的称号再次响彻国际,更展示出广饶产业集群的“生态密码”:广饶的产业版图,早已超越了单一的轮胎制造,而是以轮胎为核心,构建起涵盖轮毂、刹车片、橡胶机械、原辅材料等全链条的产业集群。这种“共生共荣”的生态,正在书写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
广饶,不止轮胎-有驾
轮胎为核,一个产业的全球崛起。广饶的轮胎产业是当之无愧的“金字招牌”。作为全国最大的子午胎生产基地,广饶县目前轮胎年产量达1.77亿条。2025年,广饶谋划实施总投资93.1亿元的14个橡胶轮胎产业重点项目,全部建成后子午胎总产能将突破2.6亿条,占全省1/2、全国1/4。永盛橡胶、金宇轮胎等企业不仅是全球75强榜单的常客,更以自主品牌出口占比超90%的成绩,打破了过去“贴牌代工”的桎梏。展会上,部分参展企业的全自动生产线演示、长建再生资源的废旧轮胎循环技术,无不展现着广饶从“制造”向“智造”跃升的雄心——设备数控化率达90%,70%主装备达国际先进水平,智能化转型已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然而,若仅将目光停留在轮胎上,便低估了这座小城的产业雄心。“轮胎产业的竞争力,根植于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轮胎的背后,是刹车片、轮毂、橡胶助剂等配套产业的强力支撑,它们共同构成了广饶轮胎经济的“隐形骨骼”。
广饶,不止轮胎-有驾
轮毂与刹车片,配套产业的“双翼齐飞”。在展览会的汽车配件展区,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的展台前人头攒动。这家年产200万套刹车片的企业,凭借自主研发的陶瓷配方技术,产品远销欧美市场,成为长安、奇瑞等车企的稳定供应商,而像这样的企业,在广饶并非孤例——全县刹车片年产能达5350万套,刹车盘840万套,车轮2020万套,齿轮60万套,形成了从摩擦材料研发到精密制造的完整链条。
更值得注意的是,配套产业早已突破“低端配套”的刻板印象。某参展汽配有限公司的案例颇具代表性:其刹车片通过欧盟ECE认证,产品耐高温性能远超国标,甚至达到主机厂要求的300℃极限,成为国际市场的“硬通货”,而轮毂产业则推动产品向轻量化、高强度转型,成为“中国制造”出海的又一主力军。
广饶,不止轮胎-有驾
产业集群的“生态密码”,从单点突破到系统进化。广饶的产业生态,在于其将“链式思维”发挥到极致。以轮胎为中心,上游延伸至钢丝帘线、炭黑、橡胶助剂,下游拓展至汽车维修设备、智慧物流,横向则与轮毂、刹车片等关联产业形成“配套圈”。这种布局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更催生了技术创新:青岛科技大学广饶橡胶工业研究院的14项技术成果转化、华盛橡胶与华南理工大学的联合实验室,均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缩影。
政府的顶层设计亦功不可没。《广饶县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推动企业从“单打独斗”转向“集群作战”。例如,轮胎企业通过“产业大脑”平台共享供应链数据,刹车片企业依托省级质检中心统一检测标准,轮毂产业借“统一认证、联合出海”模式开拓市场——这种“抱团取暖”的策略,让中小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不再势单力薄。
广饶,不止轮胎-有驾
未来启示,打造县域经济的“广饶样本”。广饶的范例提供了三重启示:其一,产业集群不是简单的企业扎堆,而是通过技术协同、资源共享形成的有机生态;其二,传统产业升级并非抛弃原有基础,而是以核心产业为支点,撬动全链条价值提升;其三,政府的角色应从“管理者”转向“服务者”,通过搭建平台、制定标准、引导创新,激活市场内生动力。
广饶,不止轮胎-有驾
今天的广饶,轮胎仍是那张最耀眼的名片,但轮毂的转动、刹车片的摩擦、橡胶助剂的化合反应,正以更隐秘而强大的力量,推动这座“轮胎之都”向“世界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迈进。正如展会主题“智领全球生态,链动产业未来”所昭示的——广饶的答案,从来不止于轮胎,而在于一个生生不息的产业生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