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丰田bZ5硬核测试!水陆空三栖挑战,刷新纯电安全新高度

哎,各位老少爷们儿、姐妹们,咱们今天啊,不聊那些虚头巴脑的,什么大饼一样的续航里程啊,什么花里胡哨的大屏幕啊,咱们就聊点跟咱老百姓切身相关的——那就是买电动车,到底安不安全?

这事儿最近又被一汽丰田给“整活儿”了,他们那个bZ5电动车,竟然跑去参加了什么“水陆空”的极限测试,听着就挺玄乎的,什么水里泡着、天上掉下来、迎面撞上去,这哪是车啊,简直是“变形金刚”啊!

这不就让人纳闷儿了嘛,现在的电动车,真有这么大的能耐?

这电动车的安全底线,是不是又要被他们给刷新了?

今天啊,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事儿,看看这背后到底藏着啥秘密,对咱老百姓以后买车、用车,又有什么启发。

一汽丰田bZ5硬核测试!水陆空三栖挑战,刷新纯电安全新高度-有驾

首先啊,咱得明白,为啥电动车的安全问题,老是能把大家伙儿的心给揪起来?

你看看啊,媒体上时不时就蹦出来电动车自燃啊、撞了之后起火啊之类的消息,虽然说跟路上跑的那么多车比起来,这比例不算高,但只要一出事儿,那可就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儿,让人看了心里发毛。

以前咱开燃油车的时候,大家伙儿琢磨的是发动机好不好、变速箱顺不顺,可到了电动车这儿,立马就变成了电池安全不安全、高压电系统有没有风险。

毕竟啊,那电瓶里头可是几百伏的高压电,还有那么多度电的电池包,万一出了点岔子,那可就不是小事儿了,真能要人命的。

所以啊,当一汽丰田敢把自己的车往水里扔、从高空往下砸、再来个正面硬碰硬的时候,咱老百姓的第一反应,那肯定是觉得这车厂是不是疯了?

还是说,他们真有那金刚钻,敢揽这瓷器活儿?

咱们先说这第一场“大考”——在水里泡了30分钟。

您想想啊,要是赶上个大暴雨,城里头积水了,您的爱车不小心给泡在水里了,水都快漫过车顶了。

这种情况下,电动车最让人提心吊胆的是啥?

那肯定是电池短路啊、漏电啊,甚至直接就着火了!

那这bZ5是怎么挺过来的呢?

它被放到一个专门模拟大暴雨的水箱里头,承受着相当于水深1米35、差不多1000个成年人一起踩在车顶上的那种压力。

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1米35的水深,对一辆小轿车来说,基本上就是整个车身都淹没在水里了。

在这么大的水压下,电池包面临的考验,那是相当大的。

一汽丰田bZ5硬核测试!水陆空三栖挑战,刷新纯电安全新高度-有驾

可结果呢?

30分钟以后,这bZ5从水里头出来了,你猜怎么着?

车里头的电子屏幕还在正常导航呢!

这说明啥?

这说明它这电池的防护系统,那是真过硬,一点毛病都没有。

按照他们官方的说法,他们用的是丰田自己搞出来的“电池五重防护系统”。

这“五重”到底是个啥玩意儿?

咱老百姓听着可能有点懵,我给您拆解拆解:首先,他们说这车身“像深海潜艇的外壳一样卸力”。

您琢磨琢磨,潜艇那外壳得多结实啊,能承受那么大的水压。

这意思就是,这车的底盘啊,还有电池包周围的那些结构,都给加固了,就像潜艇外壳一样,能把外头的冲击力和压力给分散掉。

你想啊,水压那么大,要是车身不结实,电池包可能就变形了,甚至直接破了。

其次呢,他们说这电池外壳是“无电化”,能“杜绝漏电风险”。

这听着有点高科技,其实说白了,就是这电池包的密封性特别好,绝缘性能也特别强。

就算是在水底下,也能保证电池包里头跟外头完全隔绝开,水进不去,里头的电也跑不出来。

这就好比给电池穿上了一件特别防水的“雨衣”,不管外面多大的水,它里头都能保持干干净净、安安全全的。

一汽丰田bZ5硬核测试!水陆空三栖挑战,刷新纯电安全新高度-有驾

再来,是“绝缘冷却液形成‘液态盾牌’”。

咱都知道,电动车的电池在工作的时候会发热,需要一个冷却系统来给它降温。

而bZ5用的这种冷却液,它本身是不导电的。

这就意味着,就算在特别极端的情况下,冷却系统不小心漏了,这冷却液本身也不会导电,也就不会引起短路啥的危险。

这就好比给电池内部又加了一层保险,就算里头出了点小状况,也能很快被化解掉。

第四点,他们提到了“毫秒级过充监测系统”。

这个就更厉害了,它能时时刻刻地盯着电池里头每一个小电芯的状态,一旦发现有哪个电芯充多了、放多了、或者温度太高了之类的异常情况,它能在眨眼功夫就切断电源,不让危险继续扩大。

这就像一个时刻警惕的“电子哨兵”,只要发现一点不对劲,立马就拉响警报,然后赶紧采取措施。

这“五重防护”听起来挺复杂的,但咱们老百姓可以这么理解:它就是从车身结构、密封防水、散热管理、用电控制等等好几个方面,全方位地给电池上了保险,确保电池在各种情况下都安安全全的。

丰田之所以敢这么玩儿,底气就在于他们搞电动车都搞了28年了,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他们的电动车已经卖出去3000多万辆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例电池事故的记录。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这说明他们的电动化技术,是经过了时间和无数用户检验的,是真靠谱。

咱们中国自己的电动车品牌,现在发展得也很快,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但在这种“久经考验”的积累方面,传统的大车厂确实有他们的独到之处。

接下来,咱们说说这第二场“惊心动魄”的测试——6米高空坠落,再加上正面碰撞。

这可真是让人心惊肉跳啊!

一汽丰田bZ5硬核测试!水陆空三栖挑战,刷新纯电安全新高度-有驾

6米高空自由坠落,您想想这是个啥概念?

就跟把车从两层楼的楼顶上往下扔一样,那冲击力,跟从20层楼上扔下来一吨重的东西差不多!

这简直就是“反人类”的设计啊,谁没事儿会把自己的车从6米高的地方往下扔啊?

但它测试的,其实是车子在最极端情况下的结构结实不结实,还有它那些备用安全系统管不管用。

在这么大的冲击力下,bZ5的“四大冗余系统”就派上用场了。

啥叫“冗余”?

简单说,就是“备胎”的意思。

就跟你买保险一样,多买几份,就是为了多一份保障。

汽车上的冗余系统,就是说当它主要的系统出了问题不能用了,备用的系统就能立马顶上去,保证车子关键的功能不失灵。

比如说,他们说“制动冗余在失控瞬间精准刹车”,这意思是,就算你车子的主要刹车系统坏了,备用的刹车系统也能及时地启动,不让车子失控。

再比如,“转向冗余让方向盘始终可控”,就是说,即使方向盘的某个部件坏了,你也能继续控制方向,不至于完全失控。

还有“电机控制冗余稳定动力输出”,这能保证动力系统在局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依然能提供可控的动力。

这就好比给车子的关键系统都买了“双保险”,甚至“多保险”,大大增加了在极端情况下开车的安全性。

而正面碰撞测试,那更是对车子被动安全设计的最终考验。

bZ5用了个什么“仿生学‘折纸溃缩’设计”。

一汽丰田bZ5硬核测试!水陆空三栖挑战,刷新纯电安全新高度-有驾

这又是啥高科技啊?

您想想,咱平时揉纸团的时候,是不是能吸收好多冲击力?

车子的“折纸溃缩”设计,就是通过预先设计好的车身变形区域,在碰撞发生的时候,就像折纸一样,有计划地变形、溃缩,把撞击的能量像揉纸团一样给吸收掉,从而减少传递到车里乘员身上的冲击力。

这种设计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保护车里的人,让他们在发生碰撞的时候,受到的伤害最小。

他们官方公布的数据说,“车里假人关键部位受到的力,只有国家标准的1/3”,这简直是个惊人的数字!

这意味着在同样的碰撞强度下,bZ5对车里人的保护,比国家标准要求的还要好两倍多。

这哪是辆普通的车啊,分明就是个移动的“生命安全舱”!

看到这儿,可能有人会说,这些测试太极端了,咱老百姓平时开车哪会遇到啊?

但我想说的是,安全这事儿,它不是用来炫耀的,它应该是刻在骨子里、融到血液里的承诺。

这些极限测试,恰恰是为了验证车子在最极端情况下的表现,然后反过来证明它在咱日常使用中的可靠性。

就像您去参加考试,考的是最高分,而不是最低分。

汽车安全也是这个道理,它要保证您在99.9%的正常情况下是安全的,更要在那0.1%的极端情况下,给您最大程度的保护。

所以啊,一汽丰田bZ5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真正的智能,不是车里头那个大大的屏幕,也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配置,而是默默地守护着您开车的每一公里。

比如,它的全路况驾驶辅助系统,能帮您在接孩子的时候,自动避开突然冲出来的自行车;它的智能座舱,能在您带着父母长途旅行的时候,提前提醒您前方可能有路面塌陷的风险;平时上下班通勤,它那个“QDR黄金标准”(QDR就是质量、耐用性、可靠性这三个词的缩写),能保证您的车子十年如一日地稳定可靠。

所以说啊,当别的车企还在为了续航里程的数字争来争去、用各种花哨的配置来吸引眼球的时候,bZ5用这么一场极限测试,揭示了一个真相:电动车的革命,必须得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这不仅是一汽丰田对自己3000万用户的承诺,更是合资品牌给咱们这个智能电动车时代立了一个新的标杆。

因为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安全没有保障,那再智能也是空中楼阁;如果技术不能把生命放在第一位,那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这不光是对丰田自己,也是对咱们中国整个汽车市场,甚至全世界的汽车市场,都是一个提醒:技术再先进,要是不能保障最基本的生命安全,那一切都白搭。

希望咱们中国自己的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发展得这么快、产品力也越来越强的时候,也能像一汽丰田bZ5一样,敢于去挑战最严苛的测试,用实实在在的硬本事,为咱们中国老百姓的出行安全保驾护航!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