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车企卷得厉害,比拼的不再是发动机轰鸣几声,续航能飙多远,而是看谁能把车“捯饬”得更伶俐。
比亚迪新款元PLUS,摆明了要当这股“伶俐劲儿”的领头羊。
瞅瞅现在满街跑的电车SUV,配置表恨不得把卫星发射中心都搬上去,可真正搔到痒处的,也就那几个门道:辅助驾驶够不够溜?
车机系统顺不顺滑?
停车是不是省心?
元PLUS这车,打一开始就靠着“亲民价”混得风生水起。
这次改款,厂家恨不得敲锣打鼓地宣称,要当“智驾弄潮儿”。
听着挺抓耳挠腮,说穿了,就是把原先只有顶配车型才有的智能驾驶,现在“惠及”到更接地气的版本里。
外形内饰嘛,小修小补。
前脸更具侵略性了,尾灯也换了个“盘长结”,配色也添了个“律动米”,光听名字就觉得活力四射。
但这些都只是表象,关键还是得看“聪颖座舱”和“天眼慧视系统”。
先聊聊这“聪颖座舱”,其实就是车机系统。
现如今谁买车不掂量掂量这个?
早先的车机,卡得像回到了猫拨时代,用起来简直是自讨苦吃。
元PLUS这回升级,据说丝滑了不少,还能声控,耍K歌,甚至遥控。
当然,这些花里胡哨的功能是不是真材实料,还得亲自上阵体验一番。
重头戏还是“天眼慧视系统”,也就是自动驾驶。
当下自动驾驶分级,L2+算是勉强入流。
这套系统,号称有29个传感器,包括三目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
听着就云山雾罩,其实就是能帮你自动泊位、自动巡航、甚至在高速上自动变道。
但疑虑也随之而来,自动驾驶果真靠谱吗?
近些年,关于自动驾驶翻车的消息也不绝于耳。
厂家宣传时,总是强调“解放双手,高枕无忧”,但实际操持时,驾驶员真的能彻底放宽心吗?
这恐怕要画个问号。
一方面,技术本身还有待精进。
传感器再多,算法再精妙,也难免会撞上出人意料的状况。
比如,恶劣气候、芜杂路况、甚至是一些不按常理出牌的交通参与者,都可能让自动驾驶系统“掉链子”。
另一方面,人为因素也不容小觑。
不少驾驶员在使用自动驾驶时,会过于仰仗系统,麻痹大意,甚至做一些与驾驶无关的举动。
一旦系统突发意外,反应时间可能就会捉襟见肘,酿成事故。
所以,厂家把自动驾驶下放到更平易近人的车上,自然是好事,但也要告诫消费者,自动驾驶只是辅助驾驶,不能完全取而代之。
行车时,还是要打起十二分精神,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再说说身价,11.58万-14.58万元。
这个价位,强敌环伺,比如领克Z20和奇瑞iCAR 03。
元PLUS的胜算,在于辅助驾驶硬件和空间利用率。
但说老实话,这些优势能不能转化为实打实的销量,还得看消费者是不是肯买单。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购车的原因归结为“代步工具”时,是否忽视了汽车背后所隐喻的社会阶层和生活品味?
在中国,汽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种身份的投射。
总而言之,比亚迪新款元PLUS,是一款“机灵”的车,但它是不是真能问鼎“国民纯电SUV”,还得看市场给不给面子。
归根结底,对于消费者来说,安稳、靠谱、顺手,才是重中之重。
智能驾驶只是锦上添花,不可喧宾夺主。
仅仅这一个“安稳”问题,就足以佐证问题的严峻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