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市场配件类型分析

配件品类定义

汽车配件的种类繁多,根据维修保养的特点可以分为4大类:

保养件:根据保养要求进行替换,配件最为常见,通用性高,技术要求相对较低,例如:机油、三滤。

易损件:根据行驶里程要求进行替换,配件较为常见,通用性较高,技术要求高于保养件,例如:轮胎、蓄电池、雨刮片等。

维修件:也称为故障件,配件设计的生命周期较长,但存在故障可能性,因而仅在发生故障时进行维修或替换,通用性较低,技术要求也更高,例如:起动机、发电机、离合器等。

事故件:主要在事故后进行更换,通用性低,技术要求高,例如:大灯、保险杠、A 柱等。

汽车后市场配件类型分析-有驾

配件品类占比及趋势

在四类配件中,维修件由于配件单价较高,且更换较为频繁,在后市场配件中价值占比最高。保养件及易损件尽管替换频次高,但配件单价较低,因此市场份额在20%以下。而事故件则受事故率影响,替换频次低,尽管配件金额高,市场份额为23%

汽车后市场配件类型分析-有驾

配件品质分类

除了配件品类以外,另一个看待配件市场的重要角度是配件品质。 根据生产企业、配件标识和质量,配件可以分为原厂件、配套件和品牌件三大类。鉴于3年出保车辆的车主多会选择品牌件,因此品牌件的份额目前已达到了60%以上。受到主机厂授权分销体系的保护,原厂件占据20%以上的市场份额。配套件则由于价格偏高,又缺乏足够的市场认知度和辨识度,因此份额较低。

原厂件:指的是由汽车生产厂家或其授权代理商生产的、与原车完全一致的汽车备件, 具有相同的品质、性能和安全保障,并使用与原车相同的技术标准和生产工艺。原厂件 一般价格较高,但在质量、性能、安全性方面保证较高。

配套件:指的是由非汽车生产厂家生产的、用于替换原车零部件的汽车备件,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尺寸等要求,但与原厂件在材质、加工工艺和性能差异较大。配套件一般价格较低,适合进行普通维修使用。

品牌件:指的是由非汽车生产厂家生产的、具有自主品牌的汽车备件,属于配套件范畴。这些品牌件的生产商在产品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质量和信誉保证,且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与原厂件相同的材料、工艺和技术标准。价格相对于原厂件较低,但质量和性能也较为稳定。

汽车后市场配件类型分析-有驾

未来,品牌件份额将进一步提升,主要原因在于:

1. 中国市场车龄上升,且出保车辆占比上升,使用品牌件的车辆占比提升;

2. 政策推动后市场透明化规范化,品牌件产品品质不断优化,消费者对品牌件的认知度也将逐步提高,使用品牌件的意愿也逐步上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