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友,今天咱来扒一扒长城汽车的家底!
最近那份半年报,大伙儿都瞅见了吧?
我看完心里直犯嘀咕,利润下滑了!
这年头,银子难挣,利润一掉,可不是闹着玩的。
先跟各位唠两句,现在新能源车那是真叫一个火爆!
我身边那些过去闻着汽油味儿就来劲的铁杆油车粉,现在也开始张罗着打听电机功率、续航里程了。
数据这玩意儿最实在,不会撒谎,有些地方烧油的车都开始变少了,这说明啥?
说明电车不只是后起之秀,照这架势,是要把燃油车拍死在沙滩上啊!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也证实了这股风潮,新能源汽车的零售渗透率一路高涨,六月份已经突破五成了!
这速度,赶上我当年追媳妇儿了!
那问题来了,往后是不是满大街都是电车跑,烧油的彻底没戏了?
依我看,没那么绝对!
瞅瞅新能源车玩得最溜的挪威,人家也没把燃油车赶尽杀绝。
说到底,不是每个人都对电车感冒,而且有些地界儿,还得是燃油车顶事!
就拿玩越野来说,你开着电车去戈壁滩,电耗光了,难不成蹲路边等救援?
还是指望天上掉馅饼,掉个充电桩下来?
所以,玩越野,还得是燃油车靠谱。
而这块地盘,长城汽车可是攥得紧紧的。
可话又说回来,长城汽车的业绩快报上明明白白写着,今年上半年营收是涨了,可净利润却降了10%!
这可不是啥好兆头。
别慌,先给大伙儿科普一下啥叫“业绩快报”。
说白了,就是上市公司在正式的半年报、年报发布前,先给各位透个风,让大家心里有个底。
这“风”一般跟正式报告八九不离十。
长城汽车自己也说了,利润缩水是因为“产品周期更迭”、“直连用户渠道拓展”、“新车型、新技术宣传推广力度加大”等等,说白了,就是花钱的地方多了。
那这个“产品周期更迭”又是啥意思呢?咱们得结合长城的产销报告一块儿看。
上半年,长城总共卖了57万辆车,跟去年同期差不离。
但是!
内部结构变了!
哈弗销量攀升,WEY更是扶摇直上,欧拉却直接腰斩,坦克也跟着下滑。
这说明什么?
说明长城可能要放弃欧拉这个品牌了,要么是主动调整策略,要么是被市场竞争逼得喘不过气,不得不退守。
不管怎么着,长城现在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哈弗和WEY身上了。
前阵子,长城还推出了新款哈弗大狗,魏总亲自上阵演示怎么换前脸。
这波操作,够吸睛!
说到这儿,插一句最近车圈的热门话题——60天账期。
这事儿听着好像跟咱们老百姓没啥瓜葛,实际上影响可不小。
简单讲,就是国家要求大企业不能拖欠中小企业的款项。
长城汽车也表了决心,要积极响应号召,缩短账期。
这事儿对长城影响大不大?
依我看,影响有限。
毕竟长城家底还算殷实,账上趴着不少现钱,还有应收账款融资,足够应付60天账期了。
当然,缩短账期肯定会减少一部分投资收益和利息,但这部分钱不会凭空蒸发,而是会降低供应商的资金周转成本,让整个产业链条更加健康。
归根结底,长城在国内市场搏杀得有些吃力。
然而!
在海外市场,长城可是混得风生水起!
坦克500都成了俄罗斯元首的专属座驾,这可是莫大的荣耀!
上半年,长城销往海外的车有20万辆,占总销量的三分之一还多!
这说明什么?
说明长城在海外市场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我个人比较关注长城在俄罗斯市场的表现。
尽管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中国品牌在俄罗斯市场整体表现欠佳,但长城在俄罗斯本土设有生产基地,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
不仅如此,长城还在俄罗斯扩大生产规模,这说明对俄罗斯市场抱有十足的信心。
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长城汽车的未来,或许真就在海外。
说了这么多,各位肯定想问,长城汽车到底行不行?
我的看法是,长城汽车的底子还在,技术储备也够,关键是要找准方向,抓住机遇。
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那就加大海外市场的拓展力度;新能源车是时代浪潮,那就加大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投入。
方向对了,路再远也不怕。
各位,你们觉得长城汽车未来会走向何方?
是在国内市场继续奋战,还是在海外市场一鸣惊人?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真知灼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