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共享电动自行车落地株洲 智慧出行再添新场景

株洲市民的日常出行方式正迎来一场"北斗革命"。继全国首个北斗网约巴士投入运营后,这座工业重镇又将解锁新玩法——北斗共享电动自行车即将在街头亮相。作为全国北斗规模应用示范区的标杆城市,株洲正在将北斗技术从浩渺太空"引航"至寻常巷陌。

北斗共享电动自行车落地株洲 智慧出行再添新场景-有驾

在株洲经开区北斗大厦内,工程师们正在为即将发射的"株洲星座"卫星做最后调试。这颗由本地企业自主研发的遥感卫星,将与地面应用场景形成天地互动。而即将投放的共享电动自行车,正是这种天地协同的典型范例。车辆搭载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模块,能实现厘米级定位,配合"株洲星座"的遥感数据,可精准划定电子围栏区域,解决乱停乱放难题。

中车电动技术中心副院长文健峰透露,这批共享单车不同于普通产品,它们将与已投入运营的北斗云尚巴士形成互补。通过中车电动自研的MaaS出行平台,用户在小程序上就能实现"自行车+网约巴士"的联程规划。当用户骑行至公交接驳点,系统会自动推送最佳换乘方案,甚至提前预约下一程的网约巴士座位。这种"大-中-小"运力无缝衔接的模式,在国内尚属首创。

株洲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共享电动自行车项目是打造"全域全场景北斗应用示范城市"的重要一环。目前全市已规划70多个北斗应用场景,涵盖智慧交通、精准农业、环境监测等领域。其中基于北斗的智慧出行体系尤为亮眼,不仅包含共享单车、网约巴士,还有依托北斗三号短报文功能的应急调度系统,为特殊群体提供无障碍出行服务。

在北斗产业园的卫星总装车间里,技术人员正在测试新一代北斗车载终端。这些设备将陆续安装在2万辆共享电动自行车上,实现车辆状态实时回传、电池电量智能预警、骑行轨迹动态优化等功能。据测算,借助北斗系统的亚米级定位能力,车辆调度效率可提升40%,运维成本降低25%。

值得关注的是,株洲的北斗应用正在形成产业集群效应。随着赛德雷特、航天宏图等39家企业相继落户,这里已初步构建起从卫星制造到地面应用的完整产业链。第三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即将在株洲召开,届时将展示包括共享交通在内的多项创新成果。省委书记沈晓明调研时强调,要推动北斗技术与优势产业深度融合,让高科技真正造福百姓生活。

当清晨的阳光洒向湘江两岸,株洲市民将迎来这样的出行图景:手机一键唤醒北斗导航,骑行共享单车抵达接驳点,无缝换乘自动驾驶网约巴士。这座把"北斗"写进城市基因的工业新城,正在用硬核科技重新定义智慧出行,为全国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株洲方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