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8,再战纯电份额创新高

在中国汽车品牌销量暴涨、纯电动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大增的推动

7月17日,理想汽车宣布旗下全新车型理想i8开启预订,预计售价区间为35万-40万元,最终售价将于本月29日发布会上正式揭晓。这是在经历MEGA阶段性挫折、调整纯电战略之后,理想汽车重整旗鼓的第二款纯电车型,也是首款纯电SUV。

从MEGA定位旗舰MPV、试水纯电市场,到今天i8面向更广阔的家庭SUV市场,理想显然不愿意在纯电赛道错失先机。

理想i8作为理想汽车i系列的开篇之作,被寄予了比MEGA更实际的市场期待。要想实现销量规模和盈利平衡,仅靠高溢价的MPV车型远远不够,i8乃至后续要上市的i6无疑要承担起走量和重塑纯电口碑的双重任务。

理想i8,再战纯电份额创新高-有驾

图片来源:理想汽车

i8承担走量的任务

相比起MEGA定位50万元以上的中大型MPV,理想i8显然有着更清晰的市场目标。理想汽车一向以“家庭用户”作为核心客群,MPV虽然在高端家庭用车场景中有不可替代性,但对比SUV,MPV依旧是一个相对小众的细分市场。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中大型MPV在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份额不足3%,5月销量为2.8万辆。而中大型及大型纯电SUV的占比则达8%,同月销量为8.8万辆,并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理想i8,再战纯电份额创新高-有驾

图片来源:理想汽车

在2024年,理想MEGA更像是一场高端形象的试水,全年销量为1.1万辆,相较别克GL8、腾势D9等差距较大。今年4月,随着理想汽车完成全系车型智能焕新版升级,MEGA Home在5月下旬开启交付,在竞争力大幅提升的情况下,其订单量显著超预期,目前产能正加速攀升。

理想i8,再战纯电份额创新高-有驾

理想MEGA 2025年1-6月销量

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显示,6月该车型销量明显回暖,月交付量达到2304辆,拉动上半年销量同比微增4.1%至5805辆。但是,相较L6、L7动辄达5万辆的规模销量,MEGA对理想整体销量的贡献度不到3%。

真正承载销量期望的,还是i8以及后续要上市的i6这样的SUV产品。从产品力看,理想i8在同级别纯电SUV中的竞争点颇具针对性。

理想i8定位为中大型纯电SUV,采用2+2+2的六座布局。且全系标配双电机智能四驱系统,前轴电机最大功率150kW,后轴为250kW,系统综合功率达400kW。

续航方面,新车基于800V高压平台打造,提供90.1kWh与97.8kWh两种容量的麒麟电池可选,CLTC纯电续航最高可达720km,并支持5C充电倍率,10分钟最大可增加500km续航里程。

理想i8,再战纯电份额创新高-有驾

图片来源:理想汽车

综合来看,理想i8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空间优势,六座大空间设计符合中国家庭用户的需求;其次是补能体系,截至7月17日,理想汽车“九纵九横”高速超充网络核心路段正式贯通,高速超充站总数达到959座,为纯电车型的推广奠定了基础;第三是智能化配置,i8将搭载理想VLA司机大模型,在辅助驾驶方面具备一定优势。

理想汽车内部将今年纯电产品(包含MEGA)的销量目标定为12万辆。考虑到MEGA目前的交付情况,i8和下半年上市的i6将承担主要的销量任务。按照理想汽车的预测,MEGA交付量预计可达到2500-3000辆/月,相比2024年实现150%-200%的增长。照此计算,MEGA今年的交付量约能达到3万辆,那么剩下的约9万辆都要靠i8与i6来完成。

然而,要实现月均交付量超过万辆的目标,对于两款新车而言并非易事。理想i8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完成预期的销量任务。

纯电SUV市场,竞争变得激烈

中高端纯电SUV市场的竞争正在变得愈发激烈。

就在理想i8宣布预订的同一周,特斯拉中国刚刚公布了Model Y L版,定位六座纯电SUV,计划在今年秋季上市,预估售价约40万元。相比普通Model Y,新车型车身尺寸全面加长,长度增加了179mm,轴距增加了150mm,直接与理想i8形成对位。

另一边,小米在6月发布YU7时,仅用3分钟便收获20万台订单,一小时近29万辆,成为今年车圈最具话题度的爆款之一。虽然YU7定位偏向运动与智能科技,核心用户群与理想i8不完全重叠,但其巨大的流量效应已不可忽视。

理想i8,再战纯电份额创新高-有驾

图片来源:理想汽车

李想在i8开启预订当天曾在社交媒体直言,理想在品牌号召力上尚不及小米汽车,暂时还做不到“无小订、无发布会、官网直售”,这番坦诚某种程度也折射出新造车企业在营销生态上正面对更多“流量新贵”的正面夹击。

但反过来讲,小米YU7大规模锁单也意味着理想i8与YU7错峰交付、错位竞争,有可能迎来额外的窗口期。毕竟,小米YU7的交付周期已排到半年后,理想i8最早8月底即可开始交付,部分潜在用户的需求或许会因此转向。

理想i8,再战纯电份额创新高-有驾

图片来源:百度股市通

尽管市场竞争激烈,资本市场对理想i8的到来却相对乐观。受i8开启预订、超充网络贯通等利好影响,7月17日理想汽车港股盘中一度上涨超过10%,成交量明显放大,最终以9.73%涨幅收盘。

机构普遍认为,理想在增程式SUV赛道建立的品牌认知和用户口碑,为其切入纯电SUV市场打下了基础。如果i8能够在定价、交付节奏和用户体验上延续L系列的稳定发挥,理想有望在纯电赛道快速补位。

i8只是理想全面进军纯电的起点。继i8之后,定位家庭五座的i6将在9月登场,进一步覆盖紧凑型和中型纯电SUV市场,与L系列形成高低错位的产品矩阵。理想计划到年底实现4款增程SUV、1款MPV和2款纯电SUV的组合,借此巩固其在高端家庭新能源市场的护城河。

下,欧洲车市从低迷中稍微恢复,新车销量同比实现微增。

根据欧洲市场研究机构Dataforce最新公布的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5月,欧洲(包括欧盟、英国及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国家)汽车销量小幅上升1.3%,至1,116,095辆。

中国汽车品牌市场份额创新高

5月份在欧洲汽车市场,最大的亮点之一是中国汽车品牌的表现。

Dataforce的数据显示,当月,在欧洲整体汽车市场仅微增1.3%的情况下,中国汽车品牌的总销量同比大增85%,达到60,215辆,市场份额达到了有史以来最高的水平,为5.4%,也是有史以来第二次超过5%。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的市场份额仅为3%,今年4月份时这一比例为4.6%。

理想i8,再战纯电份额创新高-有驾

比亚迪是中国汽车品牌中绝对销量增加最多的,与2024年5月相比,比亚迪销量增加了1万多辆(同比增幅为388%),当月在欧洲总销量为13,580辆,主要受到了中型SUV 海豹 U的推动,该款车5月份在欧洲的销量增加了7,000多辆,其中大部分来自插电式混合动力版。

奇瑞是中国汽车中销量同比增幅最大的,5月在欧洲的总销量同比暴增900%至7,963辆,主要得益于去年在欧洲推出的Jaecoo和Omoda品牌。其中,Jaecoo当月销量为3,732辆,而2024年5月仅为1辆;Omoda的销量为4,222辆,而2024年为794辆。

上汽集团旗下名爵是欧洲最知名也是最畅销的中国品牌,5月销量同比增长了27%,达到26,855辆,主要得益于小型车MG 3的强劲表现,该款车当月的销量接近6,300辆,较去年同期增加逾4,600辆。今年前5个月,名爵也以126,493辆的销量稳居欧洲市场中国品牌榜首,领先于比亚迪(54,986辆)和奇瑞(29,539辆)。

另一个中国品牌小鹏的销量也实现了强劲增长。5月小鹏在欧洲共售出1,589辆汽车,较去年同期的353辆同比劲增350%。

JATO Dynamics 全球分析师Felipe Munoz 认为,“尽管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但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继续保持强劲增长,部分原因在于中国车企对插电式混合动力和混合动力等替代动力系统的广泛布局。”

瑞银的分析指出,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的高增长态势有望持续,核心驱动力在于:凭借在中国本土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所练就的成本优势,中国车企出口至欧洲市场的汽车利润空间非常大。路透社曾对比亚迪在德国、巴西、澳大利亚和泰国经销商发布的产品价格调查发现,比亚迪紧凑型SUV ATTO3(元 PLUS)在海外的销售价格比国内高出81%至174%,掀背车海豚在海外售价比国内高出39%至178%,高性能轿车海狮的价格比国内高出30%至134%。这种巨大的价格差距,为品牌提供了应对关税冲击的缓冲。

另外,目前中欧之间关于电动汽车关税的谈判仍在进行中,未来有望以“最低出口价格”机制替代当前的关税措施,车企将得以避免欧盟加征关税带来的冲击。

日韩及部分欧美品牌表现低迷

相对于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的高歌猛进,日韩品牌以及部分欧美品牌5月的表现则相对低迷。

特斯拉尤其明显。尽管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辞去了他在美国政府效率部中的职位,把更多时间花在自己的公司,但特斯拉的销量低迷仍在继续。5月份,特斯拉在欧洲的销量同比下降了28%,是销量降幅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特斯拉在欧洲的薄弱表现,一方面是自身产品阵容老旧,与此同时来自比亚迪等中国车企的竞争日益激烈;另一方面则是围绕马斯克个人的争议。民意调查显示,在德国和英国等欧洲主要的电动汽车市场,马斯克的负面形象可能加剧了特斯拉的市场需求下滑的问题。马斯克在欧洲公开支持极右翼政党和候选人,在法国、意大利等地多次引发了抗议和针对特斯拉门店的破坏行为。

除了特斯拉,当月在欧洲销量下滑的品牌还包括西雅特,同比降幅达25%;马自达和铃木的销量也出现22%的同比降幅,沃尔沃汽车的销量则同比下降19%,欧洲第二大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的销量同比下降4.1%,现代和起亚的销量分别同比下跌3.2%和2.2%。

总体而言,当月日本品牌在欧洲的销量同比下降了7.4%,韩国品牌在欧洲的销量下降了3.9%。

不过,仍有部分传统汽车制造商守住了“擂台”。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大众集团销量同比微增3.1%,其中Cupra品牌销量大涨30%,斯柯达品牌销量大涨15%。

宝马集团的销量同比增长了5.9%,其中Mini品牌销量大涨了28%;雷诺集团销量也同比增长了4.8%。

理想i8,再战纯电份额创新高-有驾

为了应对来自中国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当前以大众、雷诺为代表的欧洲传统汽车巨头正加速开发平价电动车型,剑指中国品牌的核心优势。这场开发“平价电动车”的竞赛,将成为未来几年欧洲汽车市场的主旋律。

另一方面,迫于中国车企带来的压力,欧洲车企也在呼吁政府采取行动,比如放宽欧盟严格的碳排放法规,避免因排放不达标带来的巨额罚款。欧盟委员会已决定于2025年下半年重新评估2035年新车“零碳排放”目标,可能会允许技术中立方案(例如保留碳中性燃油车),而非强制实现全面电动化,这或将打破2035年“禁燃令”的既定路线,为欧洲传统车企争取更多的转型时间。

电气化车型销量强劲

鉴于当前欧洲排放法规仍呈“收紧”状态,欧洲汽车制造商纷纷寻求降低车队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5月欧洲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销量大幅增长。

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同比增长了46%,达到108,497辆。在此之中,中国汽车品牌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贡献了13,040辆的销量,同比暴涨874%,主要由于欧盟对中国纯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迫使中国品牌转向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混动汽车。就车型而言,比亚迪的海豹 U以6,492辆的销量在该细分市场排名第一,其次是大众途观和沃尔沃XC60。就前五个月累计销量来看,比亚迪海豹U则排在第三。

理想i8,再战纯电份额创新高-有驾

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同比增长了26%,其中中国品牌贡献了17,530辆的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1%。就车型而言,特斯拉Model Y再次领跑。大众集团旗下的纯电动汽车表现也十分亮眼,大众ID.4、ID.7、ID.3、斯柯达Enyaq和Elroq均跻身纯电动汽车销量榜前十。

理想i8,再战纯电份额创新高-有驾

当月,欧洲全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也同比增长了11.4%,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新款达契亚Duster混合动力汽车,该款车当月在欧洲的销量为4,314辆,而2024年同期仅为184辆。中国汽车品牌当月在欧洲也售出9,560辆混动汽车,同比暴涨991%。

此长彼消,随着纯电动和其他电气化车型销量的增长,当月欧洲传统内燃机车型的销量下降了8.8%。尽管如此,中国品牌的汽油车当月在欧洲的销量依然同比增长20%,达到17,726辆,其中名爵占中国汽油车型在欧销量的三分之二左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