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代新款EO羿欧,性能怎么样值不值得买,购车指南全解析

现在咱们老百姓手里有个十二三万的预算,想买辆纯电车,那选择可真是太多了,多到让人头疼。

以前这个价位,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那些合资品牌的燃油车,觉得皮实耐用,开着放心。

可现在时代变了,国产电车一波接一波地涌现,配置高得吓人,价格还一个比一个有诚意。

北京现代新款EO羿欧,性能怎么样值不值得买,购车指南全解析-有驾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像北京现代这样的老牌合资车企,也推出了自己的新电车,比如最近上市的EO羿欧。

这就让很多人犯了难:一边是技术成熟、配置拉满的国产新势力,另一边是顶着“合资”光环、讲究“稳重”的老牌子,这车到底该怎么选?

合资电车在今天这个市场里,还值不值得我们掏钱?

咱们就拿这款北京现代EO羿欧来仔细聊聊。

当你第一次看到这台车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它在基础功课上做得还不错。

比如说续航,这是买电车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它全系标称的续航里程是540公里,这个数字在同价位里不算拔尖,但绝对是及格线以上了。

更关键的是,它用的是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池,这就像是给消费者吃了一颗定心丸。

毕竟比亚迪在电池这块是行业标杆,大家普遍认为它的电池技术靠谱,续航里程也比较实在,不容易出现那种“欢乐表”的情况。

所以,单从电池和续航这个核心部件来看,EO羿欧的起点并不低,至少能保证日常通勤和偶尔的短途出游没什么大问题。

坐进车里,你会发现它的内饰也跟上了潮流。

中控那块4K分辨率的双联屏,显示效果很清晰,再加上用了现在很主流的高通骁龙8295芯片,整个车机系统的反应速度和流畅度都相当不错。

北京现代新款EO羿欧,性能怎么样值不值得买,购车指南全解析-有驾

你动动嘴,说一句“打开空调”或者“导航到最近的商场”,它基本上都能立刻响应,不会像以前很多合资车的车机那样,反应慢半拍,用起来让人着急。

从硬件配置上看,现代这次确实是下了本钱,想在智能化体验上追赶上来。

但是,当你把目光从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上移开,去深入了解它的“软实力”,特别是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时,问题就来了。

以它十二万多的中配车型为例,它只配备了最基础的L2级别辅助驾驶。

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是说,它能帮你实现自适应巡航,在高速上跟着前车跑,也能帮你保持在车道中间行驶。

但仅此而已,就连跟车距离的远近,都需要你手动去一下一下地调整。

这在两三年前可能还算主流配置,但在今天,就显得有些落伍了。

因为你只要转头看看同价位的国产车,比如比亚迪海狮05,人家已经能给到你高速NOA,也就是导航辅助驾驶功能了。

这意味着在高速公路上,车辆不仅能自己跟车、保持车道,还能根据导航路线,自己判断时机打灯变道、超车,甚至能自主进出匝道。

对于经常跑高速的人来说,这个功能极大减轻了驾驶疲劳。

再看看广汽丰田和国内科技公司合作推出的铂智3X,甚至在一些高配版本上用上了激光雷达,目标直指更复杂的城市道路辅助驾驶。

北京现代新款EO羿欧,性能怎么样值不值得买,购车指南全解析-有驾

这么一对比,EO羿欧在智能驾驶方面的短板就暴露无遗了。

它就像一个偏科生,基础科目考得不错,但在最能体现未来科技感的附加题上,几乎是交了白卷。

这种“偏科”还体现在它的定价和选装策略上。

如果你觉得540公里的续航还不够用,EO羿欧提供一个选装方案:多花两万块钱,换一块更大的电池,续航能提升到722公里。

这个续航数字确实很亮眼,但问题是,加上这两万块,车价就接近十五万了。

在这个价位,你完全可以买到比亚迪海狮05的高配车型,不仅续航里程同样出色,还额外多出了自动泊车、360度全景影像这些非常实用的功能。

这笔账算下来,很多人心里都会打个问号:多花的两万块,仅仅为了增加一些续航里程,而放弃了那么多便利性的科技配置,真的划算吗?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品牌认知和产品细节。

现在你去问问身边的亲戚朋友,提到北京现代,大家脑海里浮现的可能还是伊兰特、索纳塔这些燃油车。

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它已经开始正儿八经地造电车了。

这种品牌印象的滞后,导致了合资电车在市场上像个“隐形人”,声量远不如国产品牌。

甚至在自家的4S店里,EO羿欧也常常被摆在燃油车的旁边,没有专门的新能源展区,给人一种品牌自己都没把它当成战略重心的感觉。

北京现代新款EO羿欧,性能怎么样值不值得买,购车指南全解析-有驾

而在产品细节上,一些合资品牌所谓的“懂家用”也开始站不住脚了。

比如EO羿欧的后排地板,中间有一个不算低的凸起。

这意味着如果后排坐三个人,中间那位乘客的乘坐体验会很不舒服,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

反观很多国产纯电平台打造的车型,早就实现了后排纯平地板,空间利用率更高,对家庭用户也更友好。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恰恰反映出设计理念上的差距。

国产车是从零开始,完全围绕电动车的特性和用户需求去设计,而一些合资车,总让人感觉还带着点燃油车时代的思维惯性,没能彻底转变过来。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北京现代EO羿欧这样的合资电车到底还能不能选?

答案并不是简单的“能”或“不能”。

它不是一款差劲的车,它有可靠的电池、流畅的车机和舒适的底盘调校,对于那些只把车当成一个代步工具,对智能驾驶、科技配置不那么感冒的消费者来说,它或许是一个“稳妥”的选择。

然而,在中国这个全球竞争最激烈的汽车市场,“稳妥”和“及格”是远远不够的。

国产电车用强大的产品力和极高的性价比,已经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也拉高了消费者的期待值。

大家花同样的钱,自然希望得到更多、更好的体验。

合资品牌过去赖以生存的“品牌光环”和“皮实耐用”的优势,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的冲击下,正在快速褪色。

如果它们不能放下过去的架子,真正以市场和用户为导向,在技术、配置和价格上拿出足够的诚意,那么它们的产品就只能在“比上不足,比下没亮点”的尴尬境地里挣扎。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选择权在我们自己手上,十几万的预算,是为了一份虚无的“合资情怀”去妥协实用功能,还是拥抱技术更先进、体验更全面的国产车,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