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赛力斯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个实现“A+H”两地上市的高端新能源车企。且慢!“豪华+新能源”,外加“中国首家”,这几个关键词丢出来,不仅一下吸引了的目光,也让吃瓜群众不禁思考,这家公司凭什么这么“豪横”?
这次募资140.16亿港元,创下中国车企迄今为止最大IPO的记录,也直接让赛力斯跻身全球顶级车企的圈子。别的不说,这场打破天花板的融资狂潮显示了一件事市场对新能源车企的热情,没降温,反而是如火如荼。这一轮公开发售更是被超额认购133倍,合计认购资金突破1700亿港元,这是开出了什么天价“香车”,让疯了?
赛力斯自信地宣布,它不仅筹到了天文数字,还吸引了22家基石投资者,包括重庆产业母基金、广发基金,甚至还有国际大牌施罗德和星宇香港。这些名字看起来就像是投资圈的顶流朋友圈,个个实力雄厚。要说这背后追捧的理由,估计除了买赛力斯的“技术+”双轮驱动模式和“大跃进式”的全球化战略,多少也有点对新能源风口的狂热和担忧掉队吧。
为什么赛力斯能成为市场的“宠儿”?其中一个关键是技术。从问界M9到智能增程技术,再到AI驱动的创新,赛力斯真的把“炫技”用在了车里。从技术来看,什么超级增程、智慧安全,这,听起来就是高端、新潮、能打!试问,谁不想驾驶一辆不仅颜值在线,还充满“黑科技”的豪车呢?
当然了,一个优秀的车企不仅要靠技术,更要看品牌如何打造、卖到哪儿去。赛力斯强势抢滩欧洲市场,在挪威、德国等地已经初步站稳脚跟,同时向中东、美洲、非洲延伸,全球化版图说铺就铺了,但说吃得开还得时间来见证。这次“A+H”双平台的加持,就是它海陆空全线发展的底气。这种骚操作,看得出来赛力斯的野心不止在于中国市场,而是准备朋克撞击全球。
话说回来,赛力斯的发展战略给了中国新能源车企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光凭价格战是跑不远的。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低端车既不能走出国门,也难以迈入高端,要冲一线的大门,投资和创新得一个都不能少。这也让我想起段子里流传的“某国产车进军海外市场,先被国外的道路测试虐了一顿,回来还买不到配件当备胎”。赛力斯显然走了另一条路——数百亿砸研发,跟华为跨界合作,还敢说自己车不仅“豪华”,还有“智慧”?这嘴要是不硬点,咋愿意砸钱?
那么问题来了,赛力斯能否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救世主”?事实上,光靠一家车企难以快速扭转我国在全球汽车工业链中被牵着鼻子走的地位。但它的国际化和技术创新路径确是值得效仿的范本。能否让中国制造的汽车在世界市场上横着走,还得看整体行业有几家敢这样激进探索,敢不惧风险扩大市场。如果大家都能迈开步子,未来可能有更多的“中国车神”横空出世。
所以,你敢不敢像市场那样,给中国新能源车一个满满的信心?又或者,这场豪华与智能的未来,真的能载着我们驶向全球化的成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