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卡车炮的国际成就:获得全球最大出口订单,单人操作成为亮点

当提及谁对巴基斯坦的军备动向最为关注时,印度可以毫不犹豫地自称为第二,但绝对不敢自诩第一。2019年12月21日,一则重大消息在印度媒体中曝光:巴基斯坦与中国签署了总价高达5.12亿美元的巨额订单。

对于一直以来勤俭节约的巴基斯坦来说,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手笔,给本国陆军采购了大量装备。

中国卡车炮的国际成就:获得全球最大出口订单,单人操作成为亮点-有驾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巴基斯坦不惜金钱购买呢?

就在于中国自主研发的“最强单兵重型武器”——SH-15型155毫米车载榴弹炮。除了巴基斯坦,柬埔寨、老挝等国也在2018年11月的巴基斯坦防务展后与中国北方工业集团签署了订单,但只有巴基斯坦一口气购买了236辆,还附带各种配套弹药以及技术转让协议。

实际上,SH-15型车载榴弹炮其实是PCL-181的外销版本。虽然全球许多国家都在研制车载榴弹炮,但为何只有中国榴弹炮能够赢得如此巨额订单呢?

中国卡车炮的国际成就:获得全球最大出口订单,单人操作成为亮点-有驾

车载火炮:历史与未来

在军事装备的演进中,车载火炮并不是一项新鲜事物。尽管火炮拥有巨大的火力,但其沉重的重量和低效的移动性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在古代,火炮通常配备了两个轮子以便骡马拖曳。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汽车开始普及,骡马也渐渐闲了下来,火炮则转而由卡车拖拽。为了提升火炮的机动性以应对战争需求,一些国家开始将重型火炮安装在坦克底盘上,这便是“自行火炮”的起源。“卡车炮”即将火炮与卡车相结合,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已开始出现,但直到二战结束,它仍然保持着固定在卡车上的模式。尽管“卡车炮”在战场上展现了其实力,但与履带式火炮相比,后者仍被认为具有更大的优势。

中国卡车炮的国际成就:获得全球最大出口订单,单人操作成为亮点-有驾

卡车火炮在发射过程中无法移动,与履带式火炮相比,其机动性显然较差。然而,捷克斯洛伐克的“达纳”式车载自行火炮却改变了人们对卡车炮的看法。该火炮的自重与履带底盘榴弹炮相当,因此无需固定,只需放下支架即可进行射击。

而且,它的全车载弹量高达60枚,可以实现半自动装填,这种“射完就走”的模式受到了北约的青睐。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武器装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现代化战争中,车载榴弹炮正朝着轻量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法国在二战中遭受了重大挫折,这让他们深感痛定思痛。上世纪80年代,法国军方决心研发一种新型的155毫米炮弹卡车。

中国卡车炮的国际成就:获得全球最大出口订单,单人操作成为亮点-有驾

他们希望这种装备能够具备大规模部署的能力,但成本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更重要的是,为了确保极高的机动性,他们希望只需一架美国制造的C130H型运输机就能够执行部署任务,因此,法国计划中这种车辆的重量最好在20吨以下。

尽管条件非常严苛,但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与洛尔工业公司仍然联手合作,坚守着自己作为军火五强之一的地位。1994年,他们推出了“凯撒”车载火炮,改变了卡车榴弹炮的发展进程。

“凯撒”炮车的尺寸为约10米长、2.5米宽、2.6米高,总重量为18.5吨,单个炮车即可成为一个独立的战斗单元,其6名乘员足以满足警戒、计算、发射等需求。虽然“凯撒”的弹药装填容量不大,随车弹量仅为18发,但其射速却很快,持续射速为每分钟6发,在爆发状态下,15秒内即可连发3发,专为短时间战斗而设计。

中国卡车炮的国际成就:获得全球最大出口订单,单人操作成为亮点-有驾

“凯撒”采用单臂半自动装弹机进行弹药装填,这一技术开创了先河,至今仍在主流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此外,“凯撒”车身后部配备了液压可收放式助锄,提高了炮车的稳定性,炮兵也无需再费力挖掘助锄坑,这种稳定方式后来在市场上变得较为常见。

“凯撒”的成功引起了全球对155毫米口径榴弹炮领域的关注,包括中国在内。

从仿制奥地利到出口中东,这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发展故事。在20世纪80年代,全球掀起了一股大口径火炮的浪潮,我国也在努力研发第三代大口径火炮。恰逢其时,奥地利联合钢铁公司引进了一款155毫米榴弹炮,号称其射程可达30公里,结合特殊的底排弹设计,甚至可以超过39公里的射程。

中国卡车炮的国际成就:获得全球最大出口订单,单人操作成为亮点-有驾

这款火炮正是加拿大魁北克空间公司于年份独立研制的GC-45型155毫米榴弹炮。之前,我国的火炮体系主要依赖前苏联的技术支持,使用130毫米加农炮或152毫米加榴炮,难以与主流的45倍口径火炮相匹配。

因此,我国利用奥地利的技术,对GC-45进行了简化改良,并于年份成功研发出PLL01型牵引式155毫米加榴炮。这款炮射程同样可达30公里,搭配低阻远程全膛底排弹更可达到39公里的射程。尽管这款炮易受现代反炮兵火力压制,但也为我国陆军带来了新的活力。

1988年,我国对PLL01进行改造,研制出了“自走炮”WA021火炮。与自行火炮不同,“自走炮”在移动方面仅能在短距离内活动,长距离运输仍需依靠牵引车。然而,它比牵引火炮更经济、比履带火炮更便捷,是一项相当可喜的突破。2010年,PCL-09车载炮首次亮相CCTV国防军事频道。

中国卡车炮的国际成就:获得全球最大出口订单,单人操作成为亮点-有驾

它采用SX2150六轮驱动越野卡车作为底盘,炮台为96式122毫米榴弹炮,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PCL-09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出色的行驶性能,公路最高时速可达85公里,行程可达600公里,相比常规卡车并不逊色。

在战争时期,交通灵活性至关重要,而PCL-09的爬坡性能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它可以轻松应对各种挑战,最大爬坡度高达60%,侧倾坡度可达30%。无论是0.6米高的台阶、1.2米深的战壕,甚至是1.2米深的积水,都难不倒它。

尽管车载榴弹炮的射程不及自行榴弹炮,但在使用底凹弹时,其最大射程可达18公里,配合底排弹可达21公里,而火箭增程弹更可达27公里。总共备弹量高达40发,足以应对多种情况。看起来,PCL-09似乎能够做到“打完就跑”,但是真的如此吗?

中国卡车炮的国际成就:获得全球最大出口订单,单人操作成为亮点-有驾

仅需三分钟,它就能完成停射、六发到再次移动的转换,机动能力达到顶峰。然而,一些网友对中国的PCL-181车载榴弹炮并不认可。这是因为他们曾在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军武近距离》节目中看到过一段采访,画面中显示一名士兵独自操作,负责装填弹药、调整参数,然后按下发射按钮。

许多军迷认为,如果只需要一个人来瞄准并开炮,那还算得上是车载榴弹炮吗?最多也就是个“大口径狙击枪”罢了。PCL-181究竟是如何做到一个人独立操作的呢?

中国卡车炮的国际成就:获得全球最大出口订单,单人操作成为亮点-有驾

狙击巨炮:PCL-181的别样风采

瞄准,射击!我的狙击枪超大!PCL-181常常被我国军迷戏称为“大狙”,对于一个车载榴弹炮来说,被冠以155毫米大口径“狙击枪”的称谓,究竟是何来由呢?

以往的车载榴弹炮,比如“09式”,至少需要5人协作操作:一个负责装填,一个负责射击,而且如果射程过远,还需要联系侦察兵调整参数。即使最基本的挖掘助锄工作,也得费上好一段时间。而PCL-181以其“单兵重型武器”的称谓,一举坐实了这一点。那么,我们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呢?

中国卡车炮的国际成就:获得全球最大出口订单,单人操作成为亮点-有驾

面对人工挖助锄速度缓慢的问题,我们采用了风钻技术;而对于装载弹药这一繁琐的任务,我们采用了半自助装填技术。智能化与自动化一直是现代武器发展的趋势,而超视距设计的出现更是不再需要依赖侦察兵。一台无人机就能轻松应对所有任务,而计算过程也无需手持纸笔,全自动火控系统的运用大大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

从停车到开炮,再到最终的撤离,我们的炮兵只需要五分钟,这正是机动化战争所追求的速度。至于射程,普通炮弹的30公里射程尚属中规中矩,但一旦加上火箭增程导弹,射程直接扩展到120公里。

中国卡车炮的国际成就:获得全球最大出口订单,单人操作成为亮点-有驾

再加上制导系统的支持,误差距离仅为十米,在五十米的炮弹打击半径内,这点误差简直微不足道。虽然有人曾对PCL-181表示怀疑,认为它仍然只是半自动装填,而瑞典的“弓箭手”已经实现了全自动,但PCL-181的综合性能仍然是令人信服的。

美国和法国的最新项目也计划采用半自动装填技术。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全自动装填系统体积过大。瑞典的“弓箭手”虽然采用了全自动装填系统,能够缩短弹药装填时间,但其装置庞大,导致整车重心上移,发射时会出现剧烈晃动,直接影响射击精度。为了减轻晃动,要么加重车身,要么加长车长,但无论哪种方法都会降低车载炮的机动性。

中国卡车炮的国际成就:获得全球最大出口订单,单人操作成为亮点-有驾

目前,我国已经装备了超过680辆PCL-181车载榴弹炮。除此之外,巴基斯坦等国家也纷纷购买了PCL-181,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国家也准备将这种装备带回国。毕竟,我们的PCL-181搭载了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至少在实战中不会遭遇“GPS断电”等荒谬情况。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