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世道,一说起买新能源车,大家伙儿脑子里蹦出来的词儿,不是大屏幕就是智能驾驶,再不就是零百加速几秒几秒,好像车子成了个大号的电子玩具。
可就在大伙儿都往这条路上挤的时候,一汽丰田这个有点“老脑筋”的厂家,却干了件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事。
他们没开 flashy 的发布会,没吹嘘屏幕有多大,而是拉着央视和中汽中心这两个“国家级裁判”,给自家的纯电车bZ5搞了一场堪称“自虐”的极限测试。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台把安全看得比天大的车,起步价居然只要12万多。
这就让人纳闷了,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是真的有金刚钻,还是光说不练假把式?
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看看这台7.5秒破百的车,到底有多“抗揍”。
咱们先说说这第一关,也是所有开电车的朋友最心里发怵的一关:泡水。
现在夏天雨水多,城市里动不动就看海,万一车子在水里趴窝了,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汽油车顶多是发动机报废,可电车底下驮着那么大一块电池,一旦进水,漏电、短路、着火,哪个后果咱都承担不起。
丰田的这场测试,可不是在小水坑里过家家,他们直接把bZ5整辆车吊起来,放进了一个1.35米深的大水池子里。
这个深度,基本上能把车顶给淹了一小半,四个轮子完全悬空,就这么硬生生地泡着,还一泡就是整整一个小时。
说实话,看到这场景,搁谁心里都得打个鼓,这不就是把个大号充电宝往水里扔吗?
一个小时下来,车还能要吗?
里边的人还有机会出来吗?
可结果呢,一个小时之后,车子被捞上来,技术人员里里外外一检查,电池包里头干干净净,一滴水都没进去,更别提什么漏电短路了。
最关键的一点,是在全车可能已经断电的情况下,它的车门用咱们最原始的机械方式,从里头照样能轻松打开。
这就给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天大的事,先保证人能出来。
这背后靠的是什么?
首先是电池包的密封做得是顶级的IP68级别。
这个词儿听着专业,说白了就是防尘防水的最高等级,跟你买的高档防水手机一个标准,能在水下压力中长时间待着不进水。
其次,电池里头用的冷却液是绝缘的,就算万一真有水渗进去了,这层绝缘液体也能像一道防火墙,防止电路短路。
最后那个不起眼的机械门锁,在所有电子设备都失灵的极端情况下,它就是你的救命稻草。
丰田的思路很实在:花里胡哨的功能可以坏,但保命的东西必须百分之百可靠。
如果说泡水考验的是细致活儿,那接下来的测试就是纯粹的硬碰硬了。
测试人员把车吊到了6米高,这差不多就是两层楼的高度,然后直接松手,让它自由落体砸在地上。
这模拟的是什么场景?
就是咱们开车时最怕遇到的,比如从高架桥上掉下去。
这种冲击力可不是闹着玩的。
咱们最担心的就是,车身会不会被砸扁,变成一堆废铁?
车顶和柱子会不会变形,把人卡在里头出不来?
还有车底下那块最金贵的电池,会不会被撞裂了,甚至着火爆炸?
当bZ5“哐”一声巨响砸在地面上后,现场的人都凑上去看。
结果是,整个驾驶舱的结构完好无损,A柱、B柱这些顶梁柱几乎看不出变形,四个车门都能正常打开。
再趴下去看车底,那块巨大的电池包,也是毫发无伤,没有一点变形或者漏液的迹象。
这身“钢筋铁骨”是怎么来的?
秘密就在材料上。
这台车的车身,有超过一半的材料用的是高强度钢,尤其是在驾驶舱周围这些关键位置,用的更是1500兆帕的热成型钢。
这个1500兆帕是个什么概念?
打个比方,就是在一平方厘米那么小的面积上,能顶住15吨的重量,比有些坦克的装甲强度还高。
用这种材料造出来的车身,就像一个超级坚固的笼子,发生碰撞时,它用自己的“硬”来保护里头乘客的“软”。
这种在看不见的地方下血本的做法,才是真正的安全感来源。
陆地上的测试就更狠了。
他们找来一台挖机,用那个重达900公斤的挖斗,以43公里的时速,对着bZ5的侧面,连续撞了两次。
这模拟的就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侧面被撞事故,但这个撞击力度,比国家的碰撞标准要高得多。
一般车子要是挨这么两下,车门肯定得凹进去一大块,底盘也可能变形。
可这台bZ5呢,车门居然没怎么变形,底盘也稳如泰山。
更神的是,被这么猛撞了之后,这车居然还能正常打方向,沿着直线往前开。
这就得说到它另一个隐藏的本事了:双冗余转向系统。
说白了,就是它有两套独立的转向系统在同时工作。
万一在碰撞中,主系统被撞坏了,备用系统会立刻接手,保证你还能控制车子的方向。
这在事故发生后太重要了,能让你在失控的边缘把车拉回来,而不是眼睁睁看着它滑向更危险的地方。
除了这些硬核的物理安全,丰田还想得更远,把目光投向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安全隐患。
比如,新车上加了一个生物监测系统。
这个功能就是为了防止大人粗心,把孩子或者宠物忘在车里。
你想想,大夏天车里温度升得多快,这是非常危险的。
这个系统怎么工作呢?
当你锁车走人之后,它会在10秒内开始扫描车里有没有生命迹象,比如呼吸带来的微小波动。
一旦发现有人或宠物,车子会立刻又闪灯又鸣笛,提醒周围的人注意,同时还会自动打开通风,往车里送点风。
要是过了5分钟还没人来处理,它就会直接给你的手机APP发警报。
这个功能,看似不起眼,但在关键时刻,可能就是一条命的区别。
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丰田造车理念的一种体现。
他们自己说,“别人卷智驾,我们卷电池安全”。
这份自信,来自于他们全球卖了3000万辆电动化车型,电池安全事故为零的记录。
为了守住这个记录,他们在国家标准之外,还给自己加了115项更严苛的内部测试。
比如碰撞瞬间主动切断高压电,让车壳不带电,从根源上防止触电和起火。
当然,光安全也不行,车子还得好开好用。
这台bZ5的动力也不弱,7.5秒破百,在城里开0到50公里加速只要3.4秒,红绿灯起步绝对不拖泥带水。
它用的电池,是我们中国比亚迪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这本身就是对我们国家技术的认可,安全性和口碑都摆在那。
续航最长能到630公里,而且有实测说,夏天高速上开着空调,续航达成率能有九成,这可就相当扎实了,基本没啥里程焦虑。
充电也快,喝杯茶的功夫,二十多分钟就能充一大半。
把所有这些安全配置、性能表现和这个12.98万起的售价放在一起看,你才会明白,丰田这次不是在“犯傻”,而是在用最朴素的方式,告诉所有人,一台家用车,最应该卷的,到底是什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