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刚把二零二六款GLS悄悄挂上官网,起步价一百零六万元。
说实话,这个价格就像在海里扔了一颗水雷。
为什么?因为旁边对比的宝马X7,起步价一百零三点九,差不多,几乎贴在一起,但配置上差别挺大。
雷克萨斯LX要一百二十五万,圈圈不同的豪华档次,直接把场子挤满了。
这事一出来,微博上热闹了。有喝彩的,有冷眼的。
我当时翻了一下配置单,发现冠军不一定是价格最低的。
奔驰这次是真补课——咱们平时觉得大牌就是单纯回血,没想过他们其实也是在打配置战。
比如入门款,GLS 450动感型,居然加了全速自适应巡航和车道居中这类辅助功能,还送六千六百元的电吸门。
觉得多花点钱不是多想,但这玩意在豪车里也是真够玩的。
中配车,十七点九四万块钱,能升个尺寸的轮毂,买到柏林之声,座椅通风,感觉像是别的车都差点意思了。
顶配要一百三十九点八二万,还让你补个HUD(抬头显示)和按摩座椅。
动力方面,8080瓦的三点零T直六,83匹马力的混动——这数据说句实在话,还是挺能打的。
九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反应快,油耗设定也挺合理。
你得想想,这动力挂家的宝马X7或者路虎揽胜,差别大不大?
对我来说,三点零T这东西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但,奔驰这次的套路不光是拼配置,更是强调加配不加价。
你看那豪华品牌的套路,常常是要么降价,要么送东西。
这次他们用补充配置的方式,其实就是传达我还敢跟你讲价,但我还得让你觉得贵得值。
这对普通消费者,有点巧妙,也有点不爽 —— 你花了钱,买个豪车,却还得自己琢磨是不是物有所值。
说到新能源市场,理想L九三五(大概五六十万)配置激光雷达、大屏影院,和奔驰的补配策略比,倒也差了点心机。
经销商朋友们在群里分成了两拨:一拨说德系大船,乘坐质感、滤振旗鼓,仍然是标杆;另一拨则觉得如果豪华还靠电吸门、Berl.in之声,那就有点老了。
笔者也曾疑惑,豪华车到底还要靠这些硬件撑场面多久?是不是有点死老本了?
(这段先按下不表)
这让我想到一个问题。硬件补强等于能硬抵多长时间?
估算一下,现在豪华品牌的终端优惠都在10%左右,比如你买辆车,实际到手价大概比标价低十万左右。
如果面对市场竞争真的很激烈,优惠还能再涨吗?我猜应该可以,尤其是在车主开始关注软件体验的时代。
这不,刚才我翻了翻笔记,发现豪华SUV的风向标实际上在悄悄变。
以前觉得豪华是品牌,配置是硬件,其实现在配置变得越来越像软件,这事难倒很多制造商。
过去那一套买个大牌,吊吊硬件已经不行了。
我还在想,如果奔驰不能紧跟这一波软件定义汽车的浪潮,未来可能就会像电视机过期一样被淘汰。
(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现在有不少豪华车厂都在试水,推一些折扣+补配的策略,是为了吸引更多年轻用户,还是觉得留住老客户更靠谱?)
我觉得,豪华,更像是体验这个词,涵盖了硬件和软件。
假如你问我,未来豪华车还能靠单纯的硬件硬撑下去吗?
没想过,这其实蛮难。
现实中,很多消费者其实还在攒预算,最后买车时会更看重日后的维护成本和使用感受。
我粗算一哈,一辆车的百公里成本——油费,折旧,保险,保养,合计得15块左右(大概六成油费)、二手车保值率估算70%。
如果一辆车十年后,值个七成,算算还是挺实用的。
回头想,奔驰这次做得挺聪明的,补配看似是在涨价,其实也是一种软包装。
但我心里其实在嘀咕,这样的钱,买个插混版本或国产新能源,可能更划算。
这些品牌都还没公布国产新能源的排期(这点我没细想过),爱牌但买不到电动车就像还在等龙一样难受。
毕竟,现在的市场,硬件堆大堆,不如软件管用。
很多时候,用户买的不是豪华,而是安心和便捷。
我在想,择车的人是不是越来越像挑软柿子的,挑的是省心、省钱、好用的那一款?
(你有遇到过,身边朋友在犹豫买豪华SUV时,最看重的是什么?)
好吧,今天的豪车补配置之战,可能还会继续拉锯一阵子。
我还挺好奇,下一轮硬件价格再涨和软件体验升级之间,哪个会成为未来的真正标杆?
这倒是一件挺有意思的小事。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