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网约车司机老张的副驾驶台上,刚贴了一张带二维码的新标贴。 从7月1日开始,没这张标识的车,将彻底从打车软件上消失。
这是西安交通执法支队的新规核心:6月30日起,所有平台禁止向燃油车和“营转非”车辆派单,违者最高可吊销运营许可。
新规明确要求平台全面清退两类车辆:一是无证燃油网约车,二是曾将营运性质转为非营运的“回流车”。 这两类车自6月30日起无法再通过平台接单。
若平台继续派单,首次违规将被暂停新增车辆注册资格;第二次违规加重处罚;累计三次违规,直接建议吊销平台经营许可证。
所有合规网约车需在6月底前完成标识张贴:副驾驶中控台贴圆形标,前排座椅头枕后方贴方形标,两侧车门贴长条形标。 未贴标车辆将被停单,司机与平台同步受罚。
标识内置防伪二维码,乘客扫码后实时显示车牌号、证件有效期、运营范围等信息,并自动记录扫码时间,杜绝伪造。 若信息不符或显示“不合规”,乘客可立即投诉。
乘客成监督主力,举报即退费,三类情形支持维权。乘客遇以下情况可拨打12328或12345举报:车辆未贴标或标识损坏;扫码显示车牌与实车不符;系统提示“车辆不合规”。
查实后退费机制,监管部门承诺,一旦核实违规,乘客已支付的车费将全额退还。
此次清退与西安“油换电”政策直接挂钩。 2024年已要求私户燃油车在2025年6月15日前置换新能源车,逾期注销营运证且不享补贴。 此次新规彻底封堵燃油车“最后缺口”,加速行业纯电化。
争议与漏洞依旧存在,合规率提升仍存挑战。15%车辆面临清退,西安约15%网约车(数万辆)属清退目标,合规司机订单量或短期上涨。
政策未覆盖“灰色地带”,单证司机(仅人证或车证合规)及纯无证黑车未被纳入此次清退范围。 运管部门回应称,当前优先清理风险最高的“营转非”及无证燃油车。
贴码被质疑“形式大于实质”,部分司机认为,若平台源头切断派单,乘客根本接触不到违规车,贴标属重复动作。 但也有观点支持:标识让乘客“一眼辨黑车”,降低安全风险。
数据监管成新抓手,平台清退结果限期上报。各平台需在7月1日17:00前提交违规车辆清理报告。 交通部门将比对后台数据与路面检查结果,发现瞒报即处罚。
郑州、银川经验推广,类似标识制度已在郑州(挡风玻璃贴标)、银川(车身贴平台标+防伪码)落地。 苏州实践显示,贴标后乘客投诉量下降30%,说明可视化监管有效。
油车置换点门口,司机们攥着刚领到的合规标反复核对信息。 有人指着二维码调侃:“以后这就是咱的电子身份证了。 ”而马路对面,执法队员正撕下一张伪造标贴,终端扫描后响起刺耳的警报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