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发展得如火如荼。2024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300万辆,市场渗透率超过40%,彻底改写传统燃油车主导的竞争格局。在这场变革中,比亚迪以绝对优势稳坐行业头把交椅,其最新发布的财报数据更是引发行业震动。
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龙头企业,比亚迪2024年财报显示,集团全年营收达7771.02亿元,同比增长29.02%;归母净利润402.54亿元,同比增长34%。支撑这一成绩的核心动力来自全年427万辆的全球销量,其中海外市场贡献43.3万辆,同比增长71.8%,成为中国汽车出口增速最快的品牌。尤为关键的是,比亚迪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占有率攀升至33.2%,这意味着每卖出三辆新能源车就有一辆来自比亚迪。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比亚迪负债率下降至70.7%,有望降至“6”字头。
技术突破引领增长
技术突破是比亚迪构筑竞争壁垒的核心。2024年,比亚迪研发投入高达542亿元,同比增长超35%。第五代DM技术将插混车型的百公里油耗降至2.9升,综合续航突破2000公里,形成对竞品的压倒性优势;e平台3.0、CTB电池车身一体化、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等技术矩阵,则从底层架构上强化了产品竞争力。多品牌战略的深化同样功不可没:王朝、海洋两大主流系列夯实基盘,腾势聚焦高端MPV市场,方程豹和仰望分别锁定硬派越野与超豪华领域,形成覆盖6万至200万元价格带的全产品矩阵。
一季度业绩再创新高
进入2025年,比亚迪的攻势愈发凌厉。一季度财报显示,营收1703.6亿元,同比增长36.35%;净利润91.55亿元,同比激增100.38%,创下单季度盈利新高。支撑这一爆发式增长的是百万辆级的季度销量,其中海外市场占比提升至18%,巴西、泰国等生产基地的产能爬坡为其全球化战略注入新动能。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一季度研发投入达142亿元,同比增长34%,持续加码智能化赛道。年初发布的“全民智驾”战略已在高阶驾驶辅助系统领域掀起风暴,20万元级车型全面普及城市NOA功能,将行业竞争维度推向新高度。
财务健康度亮眼
在价格战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下,比亚迪的财务健康度同样亮眼。截至2024年末,集团现金储备达1549亿元,有息负债仅占总负债的4.9%,为后续技术投入和产能扩张提供充足弹药。其独创的“技术降本”路径正在改变行业游戏规则——通过垂直整合供应链和规模化生产,秦PLUS等主力车型在降价至7.98万元的同时仍保持可观利润,这种“以价换量”的策略直接挤压了二三线品牌的生存空间。
在这场变革中,比亚迪的野心远不止于销量数字。随着超级e纯电平台首发、腾势全新轿车系列上市、20万元以上车型占比提升至35%,其品牌高端化进程明显加速。而储能电池业务贡献的利润增长,则为企业开辟了第二条增长曲线。当多数车企还在为盈亏平衡挣扎时,比亚迪已建立起“销量-研发-成本”的飞轮效应,这种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或将重塑整个产业格局。
正如业内观察人士所言,新能源汽车竞赛的下半场,比的不仅是产品迭代速度,更是体系化作战能力。比亚迪财报中隐藏的密码,或许正是中国汽车工业从追赶者转向规则制定者的关键密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