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购车选择纯油或纯电,插混增程真相让人失望

小白盘算着置办家当,要么梭哈纯油车,要么All in纯电车!

听我的,插混跟增程,咱就敬而远之吧。

有人嚷嚷,插混增程告别续航窘境,能吃电也能喝油,市里溜达用电,远途撒欢用油,岂不美哉?

嘁,你要真这么想,可就图样图森破了!

小白购车选择纯油或纯电,插混增程真相让人失望-有驾

我跟你说,打你喜提插混增程那天起,糟心事儿才算正式拉开帷幕。

就那百来公里的蚊子腿续航,你都恨不得把电门焊死,但凡电量告罄,烧一滴油都让你肉疼!

而且我敢打包票,插混亏电那油耗,比纯油车还夸张!

插混增程嘛,就因为那点儿寒碜的纯电里程,电池充放电的次数蹭蹭往上涨,直接影响电池的寿数。

要是纯电车,市区代步,十天半个月才补一次电,插混增程呢?

两三天就得伺候着,这充放电频率上去了,电池寿命肯定吃不消。

有人嘀咕,我买个插混增程当油老虎开不成吗?

也不是不行,但那油钱绝对让你肝儿颤,因为插混增程除了电池电机,还得驮着个发动机跑,车身更笨重,油耗自然水涨船高。

有人又说了,舍不得用油是个人问题,插混增程确实能缓解里程焦虑啊。

这我承认,插混增程也有它的闪光点,但后续那些幺蛾子考虑过没?

插混增程年检得跑两条线,电池趴窝了换不换?

保险费按新能源的标准收,掂量过没?

要是插混增程真有那么神,那些大佬们咋不人手一台?

还巴巴儿地去买豪华车?

讲真,最近老有朋友咨询购车大计,预算有限,又想一步到位。

躲不开的难题就是:纯油、纯电、插混、增程,选哪个才能不踩坑?

我每次都谆谆告诫,尤其是那种抱着“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心态的,插混增程,务必三思而后行!

你可能觉得我耸人听闻,毕竟广告里,插混增程被吹得天花乱坠,什么“摆脱里程束缚”,城市里当电驴骑,省钱又环保;长途跋涉跑高速,加油就完事儿,续航无忧。

小白购车选择纯油或纯电,插混增程真相让人失望-有驾

听着是不是心动?

但这就像朋友圈里把自己P得妈都不认识的人一样,真相往往…咳咳,心照不宣。

先说说这“里程焦虑”。

不少人觉得纯电车跑远路不给力,充电桩捉襟见肘,排队时间让人崩溃。

这的确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但插混增程就能一劳永逸了吗?

我告诉你,焦虑只是换了个马甲!

原本是担心找不着充电桩,现在变成提心吊胆电量告急、油耗爆表,每天精打细算着用电划算还是烧油更香。

就那点儿可怜巴巴的纯电续航,恨不得拿放大镜开车,生怕一脚油门下去,白白浪费了汽油。

这哪是享受驾驭乐趣,简直是给自己平添烦恼!

而且,插混亏电油耗感人,绝不是空穴来风。

我有个哥们儿,入了辆插混SUV,平时通勤都靠电,周末想出去浪,电一耗尽,油耗直接飙升到百公里12升。

他自己都忍不住吐槽,这油耗比他之前那辆纯油SUV还离谱!

为啥?

你想想,插混增程车比纯油车多了电池和电机,车身负重增加,发动机要拉着这些“包袱”跑,能不费油吗?

这就好比你负重越野,肯定比轻装上阵更吃力。

再者,电池续航也是个老大难。

纯电车可能一周甚至更久才充一次电,插混增程呢?

天天都在上演“充电五分钟,续航两小时”的戏码,电池损耗肯定更快。

小白购车选择纯油或纯电,插混增程真相让人失望-有驾

电池性能衰退了,更换电池的费用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就像手机电池一样,频繁充放电肯定比细水长流更容易嗝屁。

当然,肯定有人会辩解,我买插混增程就当燃油车使,不充电不行吗?

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花费会让你捶胸顿足。

插混增程车本身就比同级别的纯油车贵出一截,再加上更高的油耗,长此以往,这笔经济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而且,别忘了,你还得承担新能源车的保险费,这又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有人会反驳,插混增程车也有它的优势,比如动力更充沛,加速更迅猛。

这我不否认,但对于绝大多数寻常百姓而言,买车是为了代步,为了提升生活品质,而不是为了追求极致的驾驶体验。

况且,现如今很多纯油车和纯电车的动力也不逊色,完全能胜任日常所需。

说到这儿,你可能要问了,如果插混增程真的这么鸡肋,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

原因很简单,信息壁垒。

很多人是被铺天盖地的广告蛊惑了,以为插混增程是面面俱到的完美方案,结果入手之后才幡然醒悟,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对于“完美解决方案”的执着。

总想着找到一种万能钥匙,既能满足所有需求,又能规避所有风险。

但残酷的现实是,世上本无完美,只有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因此,购车这件大事,务必多方考量,多听取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切忌盲目跟风。

如果你确实有续航忧虑,那就踏踏实实入手一辆纯油车;如果你只是在城市里短途代步,那就选择一辆靠谱的纯电车。

至于插混增程,除非你有特殊需求,否则真的要慎之又慎。

别到头来,请了个“祖宗”回家供着,那就追悔莫及了。

说句大实话,如果插混增程真有那么出类拔萃,那些腰缠万贯的老板们,为啥不人手一台呢?

他们又不差钱,难道他们不懂得精打细算吗?

这背后的门道,值得我们深思。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