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经济密度破局:14万平方公里如何撑起5万亿GDP?

你说怪不怪?安徽,论面积在全国各省里也就中等个儿,14 万平方公里出头,可 2024 年愣是鼓捣出 5.06 万亿元的 GDP!咱老百姓可能对 GDP 没啥概念,说白了就是全省一年创造的财富总量。更有意思的是,每平方公里土地能产出 0.36 亿元,比 2023 年又多赚了 0.02 亿元,这钱是咋越赚越精的?

安徽经济密度破局:14万平方公里如何撑起5万亿GDP?-有驾

咱先把安徽各市比作班里的学生,成绩那是参差不齐。合肥、芜湖、马鞍山这仨,妥妥的尖子生。合肥每平方公里能搞 1.18 亿元,芜湖 0.85 亿元,马鞍山 0.69 亿元,哥仨加起来贡献了全省 35% 的经济密度,厉害吧?就像班里的前三名,总分一骑绝尘。再看中间那拨,淮北、蚌埠、铜陵,成绩中等偏上,正憋着劲往上冲呢,靠的就是手里的 “法宝”—— 资源转型和产业升级。剩下的阜阳、滁州这些,成绩跟平均分差不多,加把劲说不定能冲进中游。

安徽经济密度破局:14万平方公里如何撑起5万亿GDP?-有驾

要说这尖子生里最牛的,还得是合肥。我有个同学在合肥上班,天天跟我念叨他们那儿的高科技。合肥每年在研发上花的钱可不少,投入强度达到 4.28%,去年又新增了 15 家全国重点实验室,简直是科创界的 “学霸”。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这些产业跟着沾光,蹭蹭增长 47.4%。汽车制造业更是厉害,增加值增长 38%,智能电视一年能产 3000 万台,全国每五台智能电视就有一台是合肥造的。

安徽经济密度破局:14万平方公里如何撑起5万亿GDP?-有驾

芜湖也没闲着,汽车产业搞得那叫一个风生水起,产值突破 2000 亿元,奇瑞汽车出口量连续 22 年全国第一,在巴西、俄罗斯这些地方,满大街跑的都是奇瑞车。工业机器人产量更是夸张,增长 81.4%,说不定你家工厂里的机器人就是芜湖产的。阜阳呢,虽然成绩中等,但在农业上玩出了新花样,绿色食品产业占 GDP 比重达 18%,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也在飞速增长,未来可期啊。

安徽经济密度破局:14万平方公里如何撑起5万亿GDP?-有驾

从区域来看,皖中是合肥和滁州的天下,合肥都市圈用 39% 的土地创造了 45% 的 GDP,滁州傍着南京这个 “大哥”,新能源产业投资增长 42%,GDP 增速 6.1%,直逼芜湖。皖南这边,芜湖、马鞍山、铜陵组成了 “铁三角”,汽车、钢铁深加工、半导体材料产业搞得热火朝天,可黄山就有点拖后腿了,地均 GDP 才 0.12 亿元,不过人家打算靠文旅融合和数字经济打个翻身仗。皖北的淮北和蚌埠也没闲着,淮北搞绿色矿山和新能源,地均 GDP 增速全省第一;蚌埠的硅基新材料产业增长 25%,光伏玻璃产能占全国 15%。阜阳作为农业大市,粮食产量占全省 20%,还在搞产业升级,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 33%。

安徽经济密度破局:14万平方公里如何撑起5万亿GDP?-有驾

然,安徽也不是没有烦恼。合肥太厉害也有副作用,虹吸效应太强,GDP 占了全省 26.7%,好在现在开始搞产业链外溢,带着六安一起发展。皖北振兴也有政策支持,2024 年省级财政拿了 120 亿元支持新兴产业,阜阳、亳州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新增了 300 家规上企业。产业结构上,传统产业在升级,合肥家电智能化率提升至 65%,芜湖汽车零部件本地化配套率达 70%;新兴产业在培育,芜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有 120 家企业,铜陵动力电池产能突破 50GWh。

安徽经济密度破局:14万平方公里如何撑起5万亿GDP?-有驾

土地和人才方面也没闲着,合肥工业用地亩均税收达 85 万元,芜湖盘活低效用地 3000 亩,皖北淘汰落后产能企业 120 家。人才政策更是给力,合肥人才净流入率 12%,芜湖 “紫云英人才计划” 吸引 5 万青年人才,阜阳还和中国农科院搞起了合作。

安徽经济密度破局:14万平方公里如何撑起5万亿GDP?-有驾

你看,安徽从 “总量扩张” 向 “质量跃升” 转型,靠的就是科创和制造双轮驱动,龙头企业带着产业集群发展,政策和市场一起发力。未来啊,合肥和芜湖这俩 “大哥” 继续领跑,皖北靠农业和资源发力,皖南走绿色发展之路,说不定哪天安徽就能给咱们带来更大的惊喜。你觉得安徽哪个城市未来最有潜力呢?

安徽经济密度破局:14万平方公里如何撑起5万亿GDP?-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