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动汽车蓬勃发展的时代,动力电池PACK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它不仅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更是决定车辆性能、续航里程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
在动力电池领域,PACK有着特殊的含义。它并不是简单的“包装”,而是指将多个电芯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组装、连接和封装,形成一个完整的电池系统,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例如,将两个电池串联起来,按照客户的要求组成某一特定形状,这个过程就被称为PACK。
在PACK行业,常常把没有组装成可以直接使用的电池叫做电芯,而把连接上PCM板,有充放控制等功能的成品电池叫做电池。
PACK成组工艺是动力电池包生产的关键性步骤,其重要性也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而显得越来越明显。目前,汽车用动力电池基本上由以下几个系统组成:电池模组、电池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电气及机械系统。
PACK的特点
①电池组PACK要求电池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容量、内阻、电压、放电曲线、寿命)。
②电池组PACK的循环寿命低于单只电池的循环寿命。
③在限定的条件下使用(包括充电、放电电流,充电方式,温度等)。
④锂电池组PACK成型后电池电压及容量有很大提高,必须加以保护,对其进行充电均衡、温度、电压及过流监测。
⑤电池组PACK必须达到设计需要的电压、容量要求。
电池的PACK主要通过二种方式实现,一是通过激光焊接或超声波焊接或脉冲焊接,这是常用的焊接方法,优点是可靠性较好,但不易更换。二是通过弹性金属片接触,优点是不需焊接,电池更换容易,缺点是可能导致接触不良。
不同种类电动汽车的结构和工作模式的不同,导致对动力电池的性能要求也不一样。纯电动汽车行驶完全依赖于动力电池系统的能量,电池系统容量越大,可以续航里程越长,但所需电池系统的体积和重量也越大,充放电的电流也相对较大。整车厂会针对要设计的整车,在考虑安全设计、线束连接线设计、接插件设计等相关要求后,形成一个有限的动力电池系统空间大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