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今天咱来唠唠汽车轮胎更换的事儿。好多朋友都纠结,汽车轮胎到底多久换一次呢?是看花纹,还是看年份呀?别着急,今儿个老司机就给您说清楚咯!
先讲讲这使用年限哈。咱都知道,轮胎主要是橡胶做的,而橡胶这玩意儿,时间长了就会老化。就跟咱家里的橡胶手套似的,用久了是不是就变得硬邦邦的,还容易开裂?轮胎也是一个道理。一般情况下呢,轮胎的使用寿命在 5 到 6 年左右。您瞧,轮胎的侧壁上会有四位数字,前两位代表制造周,后两位是年份。比如说 “3617”,那就表示这轮胎是 2017 年第 36 周生产的。要是您的轮胎已经用了 5 年以上了,哪怕行驶里程不多,也得留个心眼儿,尽早检查检查,必要的时候就该换啦。为啥呢?因为橡胶老化之后,它的抓地力就不行了,爆胎的风险也就跟着增加,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关乎行车安全呐!
再说说这行驶里程。通常来讲,轮胎的使用寿命在 5 到 8 万公里左右。也就是说,当您的车子行驶了 5 万公里以上,就得格外留意轮胎的磨损状况了。不过呢,这也不是绝对的,不同的驾驶环境和驾驶习惯,对轮胎磨损速度的影响可大了去了。要是您经常在路况不太好的地方开车,比如说坑洼不平的土路,或者经常急刹车、急加速,那轮胎磨损得肯定快,更换的时间就得提前。要是您开车比较稳,路况也不错,那轮胎没准儿就能多坚持一阵子。
还有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轮胎的磨损程度。轮胎胎面上的花纹,那作用可大了去了,它不仅能排水,还能增加抓地力呢。您想啊,下雨天的时候,要是轮胎花纹浅了,排水不及时,车轮就容易打滑,多危险呐!那怎么判断花纹磨损程度呢?其实轮胎上有个小设计,就是磨损标记。在轮胎的沟槽里,有一些小凸起,当胎面磨损到和这些标记齐平的时候,就说明轮胎该换啦。一般来说,当花纹深度小于 1.6 毫米,轮胎的抓地力和排水性能就会显著下降,这时候您就得麻溜儿地去换轮胎了。我再给您支个招,您可以拿一元硬币试试。把硬币插进胎面沟槽里,如果能看到完整的国徽,那就说明花纹快磨光了,离更换轮胎也不远咯。
除了上面这些,要是轮胎出现了鼓包、裂纹或者胎侧受损这些问题,哪怕花纹还挺深的,也得马上更换。鼓包,就像是轮胎长了个包一样,这通常是因为轮胎遭受了较大的冲击力,比如说快速通过坑洼路面,或者上下马路牙子太猛了。出现鼓包,意味着轮胎内部的部分帘线已经断裂,爆胎的概率那是相当高,可千万别不当回事儿。还有裂纹,就像干裂的皮肤一样,这也是轮胎老化或者受过损伤的表现。如果是胎侧受损,那就更得注意了,因为胎侧是轮胎比较脆弱的地方,一旦受损,安全隐患极大。
咱总结一下哈,判断轮胎要不要换,不能只看一方面,得综合考虑使用年限、行驶里程和磨损程度。要是您开车比较多,每年能跑个 2 万公里以上,那可以重点看看行驶里程,5 到 8 万公里左右就该考虑换轮胎了。要是您开车少,一年也就跑个 1 万公里以内,那就多留意使用年限,6 年左右就得检查检查,该换就换。当然啦,平时开车的时候,也得多留个心眼儿,注意观察轮胎有没有出现鼓包、裂纹这些异常情况。
家人们,轮胎可是关乎行车安全的重要部件,千万别在这上面省钱。及时更换轮胎,咱开车出门也更放心不是?觉得这篇文章有用的,就动动您那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一下呗,祝您好运连连,干啥都发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