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速降自行车,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这种自行车专为下坡而设计,拥有更长的行程、更长的轴距、更加倾斜的头管,尽管重量方面常常被忽视,但也是其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备受欢迎的耐力赛自行车主要以下坡比赛为主,赛道设计通常以上坡路段占20%、下坡路段占80%为原则。选手的成绩只计算下坡赛段的成绩,上坡路段可以选择骑行、推车甚至乘坐缆车等方式。然而,上坡路段并非可以无限制停留,也有规定的关门时间。因此,在自行车的设置上,耐力赛山地车不仅强调下坡性能,还需兼顾灵活性和爬坡能力。
既然两种自行车比赛都是以比拼下坡速度为主,那么在复杂路况下,两辆自行车同时进行下坡比赛,结果会如何呢?我们拭目以待。
对比的两款车型中,一台是scott的gambler速降骑车,它的前叉行程长达203mm,后悬挂行程为210mm,整车重量为16.5kg,头管角度为63度,轴距则是1236mm。这台车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有句老话说的好,一专多能,虽然偏科的学生可能在其他方面表现平平,但往往会在某一领域才华突出。接下来,让我们一睹为快。
这条赛道的前半部分落差显著,包含了高速直道、回旋弯道和大幅跳跃。而在赛道末端,则逐渐趋向平缓。为了方便观察和计时,赛道上设置了三个计时点以及终点计时点。
在第一个计时点,巨大的落差和多次飞跃对于速降车来说非常有利,尤其是那些拥有小角度头管、大行程和长轴距的车型。在这个计时点,领先的速降车能够瞬间将领先优势扩大至2.15秒。
虽然第二阶段面临落差减少、坡度放缓的挑战,且时间依然落后,但差距已经极为接近,仅相差0.28秒,展现出强烈的竞争态势。
在综合下坡路况下,两者实力难分高下。赛道在最后的计时点之前依然保持平缓,然而,在第三个计时点,耐力车出人意料地反超了其他车辆,并大幅度领先了5秒。
最终成绩出炉,车辆用时2分15秒11,耐力车用时2分8秒,领先时间长达8秒。
目前市场上的速降车和耐力车的界限逐渐模糊。从今日的比赛结果来看,虽然娱乐性大于测试本身,但也凸显了耐力车在下坡道上的卓越表现。然而,从整体赛道表现来看,此次测试似乎偏向耐力赛山地车。若赛道更为严峻,结果难以预料。
本期节目到此结束,感谢大家关注“单车基械匠”。我们将持续为您带来新奇、好玩、有趣且实用的单车知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