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热闹,那就是咱们国家的老牌车企江汽集团,和科技巨头华为,这俩看似不在一个频道上的公司,居然手拉手搞了个大动作。
他们联手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汽车品牌,名字叫“尊界”,听着就挺有档次的。
这还不算完,他们的第一款车,一款叫作尊界S7的轿车,据说刚开始接受预订,第一个月就收到了超过6500份订单。
这个消息一出来,很多人心里都打了个大大的问号:江汽这是要干嘛?
难道想学着赛力斯,也靠着华为这条大腿,再造一个像问界那样的销售神话出来?
咱们得先掰扯掰扯,江汽这次到底下了多大的本钱。
根据江汽集团高管透露的信息,这次合作可不是闹着玩的。
首先,人家直接建了一座全新的超级工厂,专门用来生产尊界这个牌子的车。
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们是打算长期干下去的,不是随便找个旧产线改一改凑合事。
更让人吃惊的是,江汽为了这个新品牌,组建了一个足足有5000人的研发团队。
5000人是个什么概念?
现在很多造车新势力,整个公司从上到下可能都不到这个数。
江汽一下子投入这么多人力,就是想告诉大家,他们这次是动真格的,要把技术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而且这个团队还不满足于自己埋头苦干,他们还联合了清华大学、中科大这些国内顶尖的高校,一起去研究汽车的新材料,甚至是一些我们普通人听着都觉得很深奥的领域,比如“电磁安全”。
这表明江-汽的野心很大,他们不想再被人看作是一个只会买零件回来组装的“代工厂”,而是想从最基础的技术层面开始,真正掌握核心科技,成为一个有技术底蕴的现代化车企。
光有决心和投入还不够,关键得看跟谁合作,以及怎么合作。
这次江汽和华为的联手,就特别有看头。
这已经不是我们过去理解的那种,车企从华为那里买个车机系统或者一块屏幕那么简单了。
双方的合作,是从最开始的产品规划、技术研发,到中间的生产制造,再到最后的销售和售后服务,是完完全全绑在一起的。
这种模式,大家是不是觉得有点眼熟?
没错,这几乎就是完美复刻了当年华为和赛力斯合作打造问界品牌的路子。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个过程:在研发阶段,华为把自己在信息技术、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的看家本领,毫无保留地拿出来,和江汽的工程师们一起,从零开始定义一辆车。
到了生产环节,华为会把自己那套出了名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带到江汽的工厂里,确保每一辆下线的尊界汽车,都符合华为的高标准。
最后到了卖车的时候,那就更直接了,尊界的车会直接摆进华为遍布全国的旗舰店里,跟手机、电脑这些产品一起卖。
消费者进店,看到的是华为的店面,体验的是华为的技术,听的是华为销售人员的介绍。
这么一套组合拳下来,江汽就巧妙地借助华为的品牌光环和强大的销售网络,解决了自己过去在品牌形象和渠道能力上的不足。
对于华为来说,多一个像江汽这样的重量级合作伙伴,也能证明它的这套“帮助车企造好车”的模式是成功且可以复制的,从而让它的“鸿蒙智行”生态系统更加壮大。
当然,造车是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光有技术和渠道还不行,供应链的稳定才是命脉。
江汽方面提到,他们这次整合了全球227家供应链合作伙伴。
这个数字背后,既是实力的体现,也是巨大的考验。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太激烈了,有时候决定胜负的,不是你的车有多少黑科技,而是你的工厂能不能按时把车造出来,交到用户手里。
问界品牌当初之所以能快速地提升产量,满足市场需求,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华为强大的全球供应链管理能力。
江汽这次拉来这么多伙伴,一起研发新的造车平台和工艺,显然也是为了给后续大规模生产做好准备。
毕竟,现在尊界S7这6500多台的订单,还只是“大定”,真正的考验是在接下来的大规模交付阶段。
这227家供应商,能不能像一个精密的钟表一样,所有齿轮都严丝合缝地协同运转,保证零部件的供应不出岔子,将是尊界面临的第一个大考。
如果这个环节顶住了,那后面推出的MPV、SUV等车型,才有了坚实的基础。
说到这里,我们就要触及一个最核心,也是最现实的问题了:品牌。
尊界S7凭借着“华为”这块金字招牌,在市场上获得了惊人的关注度,初期的订单成绩也确实亮眼。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一个事实,这辆车的生产者是江汽。
对于很多普通消费者来说,花几十万去买一辆车,品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
大家可能会因为华为的技术而心动,但在最后下决心掏钱的时候,心里难免会嘀咕:花这么多钱买一辆“江汽”,到底值不值?
这就是品牌力的差距。
长期以来,江汽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更多是和商用车、或者经济型家用车联系在一起的,品牌形象并不高端。
这个根深蒂固的印象,是尊界面前一座最难翻越的大山。
如何让消费者相信,今天的尊界已经不是过去的江汽,而是一个脱胎换骨的全新高端品牌?
这就要看江汽和华为后续的功夫了。
江汽高管说要“全面对标华为”,这句话其实说到了点子上。
他们不仅要学习华为的技术,更要学习华为的管理理念、服务标准和品牌文化,努力让消费者感觉到,虽然这辆车是江汽造的,但它的“灵魂”是华为的。
这既是尊界的机会,也是它最大的挑战。
华为的品牌光环能照亮江汽多久?
消费者最终是会为“华为赋能”而买单,还是会因为“江汽制造”而犹豫?
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和市场的检验,看尊界能否用过硬的产品质量、优秀的用户体验,来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从而在竞争激烈的超豪华新能源市场里,真正撕开一道属于自己的口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