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换电联盟请客,亲儿子萤火虫为何不上桌?

得,各位老铁,咱今天必须得盘盘蔚来这事儿,太有戏剧性了。

就在大伙儿以为李斌要领着一帮新收的小兄弟,组建“换电复仇者联盟”,准备横扫江湖的时候,斌哥一个反手,直接把刚倒满的庆功酒给掀了。

他对着全世界宣布:对不住了各位,我亲儿子“萤火虫”,不吃你们“巧克力换电”这口大锅饭,我们得等自家的五代站。

这话一出,整个场子瞬间安静。

吉利、长安这些刚跟蔚来拜完把子的盟友,估计脸上的笑容都僵住了。

那感觉,就跟你在婚礼上刚说完“我愿意”,司仪突然递过来一份离婚协议书一样,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

你得细品这味儿。

前脚,蔚来还是那个意气风发的武林盟主,广发英雄帖,高喊着“标准统一,网络共享”,那阵仗,就差歃血为盟,共同富裕了。

蔚来换电联盟请客,亲儿子萤火虫为何不上桌?-有驾

画饼画得又大又圆,香气扑鼻,让所有人都觉得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换电奇迹”马上就要砸脸上了。

结果呢?

盟约的墨迹还没干透,李斌就给自家“小号”萤火虫立了个新规矩:咱不跟外人玩。

这操作,绝了。

像不像你费尽心思攒了个局,请了一帮朋友来家里吃海底捞,锅底、蘸料、毛肚、虾滑全配齐了,气氛烘托到这儿了,就等大家热热闹-闹开涮。

结果你亲儿子从房间里溜达出来,端着一碗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冷冷地瞟了一眼,说:“你们那锅底太辣,我吃不惯,而且油烟味太大,影响我发育。”

场面何止是尴尬,简直是大型社死现场。

蔚来换电联盟请客,亲儿子萤火虫为何不上桌?-有驾

第一反应,很多人都炸了:李斌这是要“过河拆桥”?

还是说,那个所谓的“换电联盟”,从头到尾就是一场貌合神离的资本故事会?

别急着下结论,这事儿比表面上看着深。

李斌这步棋,看似不合群,有点“独”,但你要是把他当成一个纯粹的商人,就会发现他精明得像个在华尔街摸爬滚打了二十年的老狐狸。

咱们先说说那个听着就很甜的“巧克力换电站”。

这玩意儿主要是给谁准备的?

营运车辆。

对,就是那些在城市里风雨无阻、日夜穿梭的网约车、出租车大哥们。

对他们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换电的核心诉-求就俩字:“快”和“便宜”。

至于电池健康度、能量密度、充电曲线?

蔚来换电联盟请客,亲儿子萤火虫为何不上桌?-有驾

那都是虚的。

就像我们冲进路边快餐店,要的就是三分钟出餐,填饱肚子赶紧走人,谁有空跟老板探讨这块猪扒的产地和腌制手法?

可“萤火虫”是什么?

它是蔚来的“青春版”,是用来冲销量的棋子,但它骨子里流的还是蔚来汽车的血。

李斌希望买萤火虫的用户,是那些预算没那么高,但依旧对蔚来那套“生活方式”心存向往的年轻人。

他们买的不仅是一台车,更是一张进入蔚来服务体系的门票。

你现在让他们去一个尘土飞扬、排着长队、身边全是“营运大哥”叼着烟吐槽今天流水又没跑够的换电站里,去跟一群车抢那块“巧克力”?

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这不叫用户体验,这叫下凡渡劫。

蔚来最值钱的是什么?

是它的服务,是那种“海底捞式”的关怀,是那个让你感觉自己是“尊贵车主”的NIO Life。

如果一个萤火虫车主,第一次换电体验就是和传闻中4.99万的京东国民神车(你没听错,就是那个要搅局的狠角色)的车主们在泥地里掰扯,那蔚来花了上百亿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品牌护城河,不就等于自己开了个口子往里灌泥浆吗?

所以,李斌的第一个算盘,打的是“品牌隔离”。

这是一种近乎偏执的洁癖,但对于一个想往上走的高端品牌来说,这种偏执,往往是活下去的根本。

他要确保,即便是入门级的萤火虫,也能享受到“纯正”的蔚来式服务。

自家的孩子,当然要用自家的金饭碗吃饭,哪怕碗暂时小了点,也比去外面跟人用公共大盆来得体面。

再来看技术的账,这就更现实了。

蔚来一直坚持的是什么?

液冷电池。

这玩意儿成本高,但性能好,散热均匀,寿命长,是蔚来引以为傲的“独门秘籍”。

而“巧克力换电”为了标准化和低成本,技术路径必然要妥协。

让蔚来把自家精心研发、成本不菲的液冷电池技术,去兼容一个以营运为主要场景的换电网络,这在技术上就是一种倒退。

这就像你是个米其林三星大厨,毕生追求用最新鲜的空运食材和最复杂的分子料理技术。

现在有人跟你说,兄弟,为了让更多人吃上饭,咱改用预制菜料理包吧,方便快捷,出餐还快。

你会干吗?

你可能会为了恰饭,象征性地搞个联名快餐,但你的核心菜单,你的招牌菜,绝对不可能用料理包来糊弄。

因为那砸的是你自己的招牌。

李斌现在做的,就是守住他“米其林餐厅”的底线。

萤火虫虽然是“青春版套餐”,但后厨班底和核心食材,必须是自家的。

当然,肯定有人会说:斌哥,你这是不是太理想主义了?

换电的核心不就是覆盖率吗?

你把萤火虫圈在自家的五代站里,前期站点数量肯定跟不上,用户会不会抱怨“换电五分钟,找站半小时”?

这不是把潜在客户往外推吗?

这就得提那个关键数据了:萤火虫的月销,据说已经摸到了6K。

6000台,这不是个小数字。

这个体量,已经足以撑起一个初具规模的、专属的换电网络。

它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车卖得越多,建站的底气就越足;站建得越多,车就更好卖。

李斌赌的,就是萤火虫自己的“造血能力”。

他相信,萤火虫不是一个需要依附于“换电联盟”才能活下去的孱弱婴儿,它本身就能长成一个独立的巨人。

回想蔚来这一路,从被嘲笑“PPT造车”,到在ICU里反复横跳,再到今天成为新势力里一个独特的存在,它就没走过寻常路。

李斌这人,骨子里就有一种堂吉诃德式的执拗。

所有人都说换电是死路,他偏要一条道走到黑,硬是走成了护城河。

现在所有人都觉得组了联盟就该资源共享,他偏要“内外有别”,给亲儿子开小灶。

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骚操作”,正是蔚来最迷人也最危险的地方。

它让蔚来看起来总是在悬崖边上跳舞,但每一次,似乎又能稳稳地落在对岸。

所以,“萤火虫不用巧克力换电”这件事,不是一次简单的商业选择,而是一次深刻的品牌宣言。

它是在告诉所有人:蔚来的联盟,是“君子和而不同”的联盟,是技术合作的联盟,而不是品牌和稀泥的联盟。

我可以把我的技术开放给你,但我的用户,必须享受最纯粹的蔚来。

这盘棋,李斌究竟是在下一盘深谋远虑的大棋,还是把自己逼进了一个更窄的胡同?

现在下结论还太早。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绝对比大家手拉手、你好我好大家好地共享“巧克力”要精彩得多。

毕竟,平淡无奇的故事没人爱看。

我们都期待着那些在泥潭里摸爬滚打后,最终创造奇迹的剧本,不是吗?

至于萤火虫的用户们,是会为这份“专属的尊贵”而买单,还是会为“不便的现实”而吐槽,时间,这位最公正的裁判,很快就会给我们答案。

咱们就搬好小板凳,静静看戏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