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日产N7智驾技术全面进阶,16万级高阶体验引领家庭新选择
早上刚刷完手机,还在想早餐吃什么,群里车友突然发了张图,是东风日产和小米汽车在社交平台的互动。那条“纽博格林,让我们一战成名。十二年前是我,GT-R;十二年后是你,SU7 Ultra”的文案,一下把人拉回到那些追车、聊改装的青春岁月里。我记得当年为了看一次GT-R真容,在展厅门口蹲了一下午,如今电动化浪潮下,这些老牌合资也有了新的玩法。
2月底,小米SU7 Ultra上市的消息铺天盖地,而东风日产却没有急着跟热点炒作,而是用一种“前辈式”的姿态送上祝福。这种行业里的惺惺相惜,说实话很少见。有个朋友调侃说,现在造车圈都快变成朋友圈互赞现场了。但这背后,其实能看出合资品牌面对新能源转型时,那份既自信又谨慎的小心思。
就在大家还沉浸在这波温情互动时,3月1日广州长隆,“NI好——东风日产最家技术发布会”热闹开场。有人说,这场发布会像极了一次家庭聚会,不只是讲技术,更像是在唠家常,把中国家庭用户真正放进了核心位置。“最家”这个主题,也让不少老司机直呼接地气——毕竟谁买车不是先想着爸妈、孩子和周末去哪儿玩?
现场展示的新一代新能源天演架构,包括三电系统、智能驾驶、座舱等四大板块,有点像拆盲盒,每项都有新花样。身边有位修理厂师傅私下感慨:以前觉得合资做电动车总慢半拍,这次60项行业领先技术直接摆出来,看得他都有点心动。他特意提到智驾部分,说最近帮客户升级辅助驾驶,经常遇到软件兼容问题,但听说N7上的全栈自研方案已经覆盖全国各种复杂路况,从雪原到海岛都测过,这让他对后期维护更有信心。
其实我一直觉得,高阶智驾不只是噱头,对普通用户好用才是真的香。这次N7搭载的是基于Momenta 5.0架构的大模型端到端系统,据官方介绍,全国35万公里泛化路试不是吹牛皮。从高速NOA(导航辅助驾驶)支持汇入主路、大曲率弯道,到城市工况下应对拥堵跟车、防加塞,再到十字路口灯起步、一把掉头,都能实现比较拟人的操作。有个做网约车司机的朋友去年试过几款国产高配车型,他吐槽自动变道要么太保守,要么太激进。而据体验反馈,N7这套系统在人流密集区处理行人横穿或者前方车辆极限切入时,会优先保证安全,同时动作又不会拖泥带水,不容易被后面司机按喇叭催促。
舒适性方面,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底盘与智驾功能联动。例如超车或减速的时候,它可以提前调整悬挂状态,把晃动降下来。这种细节对于经常带老人、小孩出行的人来说特别重要。我表姐一家就是典型例子,她老公喜欢开快点,但老人晕车,每次出去玩回来就要喝藿香正气水。如果智能底盘真的如宣传那样平顺,他们这种“多代同堂”家庭肯定愿意尝鲜。另外智能泊车功能也很贴心,无论断头路还是机械立体停车位,都考虑到了实际需求。据售后技师透露,新手司机经常因为泊车磕碰来维修,如果自动折叠镜子+预留上下空间这些细节真落地,以后的“小剐小蹭”可能就少多了。
安全层面倒让我想起去年亲戚的一件糗事。他们家的旧SUV在环城高速上差点追尾,因为AEB刹停距离不够及时。这回看到官方数据,高速NOA最高可达130km/h紧急制动能力,还有鬼探头场景60km/h内刹停,相比以往40km/h提升明显。不夸张地说,对于喜欢假期自驾游的人多一份主动安全保障,就是多一分安心。有经验的老司机都懂,有时候一个突发状况,就能决定一次旅途是不是顺利收官。
价格方面也是本届圈层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4月份即将开启预售区间16-18万元,在当前市场属于非常敏感的位置。一哥们算账:同价位国产自主品牌配置拉满没压力,但很多人还是认准合资稳定性和保值率。如果再加上全系标配高阶智驾,那吸引力确实大增。我自己跑二手市场多年发现,同年份车型,只要带一点智能配置或者主被动安全升级包,上牌后一两年残值表现普遍比低配版强一些。当然最终还得看实际体验和政策走向,不过对于准备换第一台纯电动车的小伙伴多一个选择总归不是坏事。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就是这套所谓GLOCAL开发模式。据工程师介绍,这是结合全球资源、本土研发的新思路。不仅硬件匹配国内环境,就连语音识别、地图导航这些软实力,也根据中国用户习惯进行了深度优化。在社区论坛里已经有人晒出内测视频,比如粤语方言指令识别、市区复杂道路实时规划等细节,都挺符合日常通勤需求。有意思的是,有网友反映之前某些进口车型语音助手只认标准普通话,一旦遇上海南腔或者四川话就懵圈,希望N7能够彻底解决这个痛点吧!
从养护角度来看,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产品最大担忧无非就是三电系统耐久性以及维修便利性。据4S店技师分享,新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大部分易损部件便于快速更换,而且厂家承诺提供较长周期质保服务。如果真如宣传所言,即使首批用户踩坑概率降低,那么二手市场接受度自然会上升,对持币观望者也是一种心理安慰。有不少早期购置混动车型的朋友表示,如果未来OTA持续推送新功能,可以一定程度延缓车辆贬值速度,这对于预算有限但注重科技体验的人群尤为关键。
聊这么多,其实每个人选购理由千差万别。有人关心动力参数,有人在乎空间布局,还有像我这样琢磨长期养护成本和使用便利性的“精打细算党”。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从GT-R时代一路走来的东风日产,如今终于拿出了自己的答卷——既尊重传统,又敢于创新,用稳健而务实的方法回应新时代挑战。当年的赛道传奇,如今转身成为智慧出行陪伴者,不知多少人会因此重新审视曾经熟悉却略显固执的大厂形象?
最后补一句,上周末楼下邻居刚添置新成员,全家围着那辆崭新的新能源汽车研究怎么设定座椅记忆,看着他们笑闹忙活,我忽然意识到,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最家”的意义始终没变——它是一段旅程,也是彼此守护的一种方式。而这一切,也许正是每个汽车品牌不断突破与坚持背后的动力源泉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购车建议或定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