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福特换帅重振
长安福特已经沉寂很久了,最近突然来了个大动作。前几天,朱华荣辞去了长安福特董事长的职位,换成了赵非来接任。同时,王俊和王辉也退出了董事会,新进了刘宏、张晓宇、王孝飞、陈玉婷这几个董事,还有周锡斌当上了监事会主席。
这次上任的新管理层里,赵非是技术出身的,王孝飞以前还当过深蓝汽车的董事长,也负责过阿维塔项目。看来现在长安福特是想靠这些有技术背景、特别是新能源领域经验的人来重振旗鼓。毕竟这几年他们在油车和电车两边都落下了不少,现在是想把失去的东西统统抢回来。
长安福特困境
在合资品牌集体陷入困境的背景下,长安福特的处境显得格外尴尬。它往上比不过德系、日系那些老牌劲旅,往下又比不过自主品牌的高性价比,真是两头不讨好。
2016年,长安福特可是风光一时,全年销量达到了95.8万辆,那时候除了大众、丰田和本田,福特在中国市场也是相当有分量的。
销量断崖式下跌
不过,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随着新能源车时代的到来,长安福特好像突然就找不到卖车的感觉了。2018年的时候,他们的年销量直接掉到37.8万辆,到了2019年,更是跌到了18.4万辆,简直像坐了过山车。
当然,销量下滑也不能全怪市场环境,长安福特自己也有不少问题。
尤其是在新能源车冲击下,他们自家的燃油车反而频频出问题,比如福特翼虎的“断轴门”,还有老款福克斯的变速箱故障,这些问题还被央视315晚会点名曝光了,真是让人无语。
燃油车市场困境
接下来的几年里,长安福特的质量口碑慢慢好了一些,销量也有所回升,但年销量一直也就二十多万辆,跟它最辉煌的时候比起来还是差了不少。
这时候,长安福特的燃油车不仅要面对自主品牌越来越强的竞争,还得和德系、日系品牌打价格战,生存空间被越挤越小。今年到现在,像蒙迪欧和锐界这些车型,月销量基本上就只能在三千辆左右晃悠。
长安福特转型遇阻
油车不行,长安福特的电车也一样没啥亮点。
更让人想不通的是,长安福特一开始把新能源转型的希望都放在了价格超过20万的“福特电马”上,结果可想而知——这价位的电动车卖得不好,毕竟谁会花20多万去买一辆福特的电车呢?消费者显然不太买账。
现在看来,不管是油车还是电车,长安福特都玩得不太顺,是时候真正动点真格的、做出改变了。
技术强将掌舵长安福特
百年福特,真的要被长安给拖垮了吗?其实恰恰相反,现在长安福特遇到的困难,还得靠长安来帮忙解决。
赵非和王孝飞上任之后,外界对他们的期待很高,大家都希望他们能带动长安福特的销量,重新让这个品牌焕发活力。
赵非是技术出身的老工程师,干过不少关键岗位,比如曾经在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当过发动机部的技术主管,后来又担任长安公司汽研院发动机工艺所所长,还做过发动机四工厂的副厂长。可以说,他是个技术实力非常强的人。
王孝飞多岗任职经历
王孝飞以前是深蓝汽车的董事长,从2023年底开始负责管理阿维塔,今年9月又接替杨大勇,成了长安福特的执行副总裁,同时还兼任长安福特新能源汽车科技公司的董事长。
他在管深蓝和分管阿维塔的时候,帮这两个新能源品牌搭建起了比较完整的车型体系,市场表现也挺不错的。
新能源布局启动
一个是技术派,另一个是新能源领域的少帅,这次上位,明显释放出一个信号——长安福特要真正在新能源领域大干一场了。
今年9月,长安汽车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提到,长安福特已经在新能源车方面做了布局,目前相关车型正在开发中。不过,这盘“大饼”到底什么时候能吃上,还真不好说。
现在,长安开始提供新能源方面的资源支持,而福特也在中国开始推进“一个福特”的战略。
今年9月,福特中国正式宣布成立福特销售服务公司,未来长安福特、江铃福特以及进口福特的销售和服务业务都会整合到一起。也就是说,在同一家4S店,就能买到所有在华销售的福特车型了。
整合资源,抢占市场
从长安福特的角度来看,他们可以借助“一个福特”的策略,更好地整合福特在中国的资源。比如说,可以把原本可能去其他福特品牌店看车的潜在客户,吸引到同一家店里来,这其实也是一种有效的引流方式,能为长安福特带来更多人气和关注。
而且现在长安这边支持力度挺大,美国那边也主动在求变,这种情况下,赵非应该带着长安福特再拼一把,抓住这个机会,重新打个翻身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