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自6月26日发布以来,热度持续攀升,订单量更是创下纪录,引发车圈热议。然而,在这场订单狂欢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订单火爆,黄牛横行
小米YU7发布当天,3分钟内大定突破20万台,1小时内突破28.9万台,18小时后锁单量突破24万台,可谓势如破竹。然而,与此同时,闲鱼等二手平台上也涌现出大量加价转让YU7订单的信息,高溢价甚至达到2万元。这不禁让人怀疑,这些订单中,有多少是真正有购车需求的消费者,又有多少是“黄牛”为了谋利而囤积的?
交付周期长,提车遥遥无期
小米YU7的交付周期之长,也是引发争议的焦点。目前,标准版预计交付周期为53-56周,Pro版为48-51周,Max版为33-36周,这意味着,即使是第一批锁单的用户,也要等到明年才能提车。如此漫长的等待时间,无疑会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
配置争议,影响品牌信任
近日,有车主反映,小米YU7存在疑似偷改配置单的情况。原本在App中显示具备“外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的Pro版,在锁单后却显示该功能仅标注在顶配Max版。虽然小米汽车官方尚未对此事作出回应,但这一争议无疑会对品牌信任度造成负面影响。
产能爬坡,交付压力巨大
小米YU7订单量如此庞大,对小米汽车的交付能力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据悉,小米一期工厂年产能仅15万辆,即便二期工厂于7月投产,产能爬坡仍需时间。按照目前的订单量,小米YU7的交付周期可能需要一年以上才能完成,这对小米汽车的产能和供应链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小米YU7的订单狂欢,究竟是蜜糖还是砒霜,还有待时间检验。但可以肯定的是,小米汽车要想在竞争激烈的车市中立足,还需要解决好交付、产能、配置争议等一系列问题,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汽车资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