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参数 | 询价)频繁出车祸,然而路人似乎已经司空见惯,这种情形甚至已不再激起社交媒体的波澜。
不过,保险公司却开始感受到压力。
近日,网友爆料称,尽管小米汽车销量仅有几千台,事故率却已超20%,涉及车辆达1074台。这一数据令保险公司感到不安,考虑上调小米汽车的保费。
尽管该数据的准确性尚待验证,但小米SU7频繁的事故确实引发了公众关注。
新能源车保险费用高昂已成为行业共识。蚂蚁保车险新能源车业务负责人张怡文指出,价值20多万的小米SU7年保费高达七八千,而65万起的玛莎拉蒂新车(燃油车)保费仅需六千块。
今年以来,不少新能源车主反映保费明显上涨,即便未出险,续保费用也有所上调。一旦出险,保险公司的报价更是大幅攀升。
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企涉足车险业务。比亚迪财险近期获批在全国八个地区使用统一的交强险条款和费率,而“蔚小理”等车企也通过设立或收购保险中介牌照等方式进入车险市场。
鉴于小米SU7居高不下的事故率,小米自行开展保险业务或许已势在必行。
网友制作了一张“小米SU7车祸集锦图”,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事故均发生在该车开售仅1个半月的时间内。
前魅族高管在社交媒体上调侃,购买小米汽车的好处在于,一旦车辆出现问题,全网都会声援,其他品牌未必能享受这种待遇。
如今,“谁人车企无车祸?唯有小米流量高”已成为车企粉丝间的流行语,暗指小米汽车事故率高,但关注度也同样居高不下。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小米SU7的诸多问题确实是由其自身不断暴露出来的。
5月2日,一位湖北的SU7车主发布视频显示,其车头严重受损,但安全气囊并未触发,引发了对小米SU7安全性的质疑。
然而,几天后该车主的态度却发生了180度大转弯,他在评论区表示对小米SU7的质量表示赞赏,并打算再购买一辆。
另一位女车主也经历了类似的态度转变,她最初上传的视频显示车辆严重损坏,但随后却对小米的服务表示赞赏。
不过,也有一起小米SU7车祸事故中的车主表示,车辆的安全气囊和自动刹车系统均未触发,导致后排乘客受伤。
在这些事故中,一个奇特的现象是,许多车主在事故发生后并未对小米SU7进行指责,反而对其表示赞赏,评论区也出现了不少“反向安利”的情况。
有人认为,小米SU7在事故中表现出色,驾驶室未受严重损坏,说明了其安全性。
还有观点指出,小米SU7在诸多事故中均未发生起火,显示了其电池设计的安全性。
在小米和华为的竞争中,双方粉丝的争论也愈发激烈,一方表示“人活着总比死了强”,另一方则回怼称“等你米超过30万辆再说吧!创始那几千辆车祸事故就已经不少了。”
然而,将“不死就行”作为购车标准显然是荒谬的,汽车的安全性能绝不应仅止于此。
那么,小米SU7的事故率究竟为何如此之高?这恐怕与其强大的性能不无关系。
小米SU7以其出色的性能著称,仅需20多万的价格就能提供2秒级别的零百加速体验,这在以往只有百万级豪车才能做到。
一位小米汽车销售在向油车车主展示SU7的“20秒真男人狂暴模式”时,直接将对方震晕,显示了其强大的性能对驾驶者带来的冲击。
2秒加速的极致体验让许多SU7车主沉迷于飙车,这或许正是事故频发的根源。在性能过剩的时代,车企和车主都应更加警惕,避免让性能成为安全的隐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