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消息挺让人意外的,听说日产汽车正在跟供应商商量晚点付钱的事。这就像咱们平时买东西,突然跟店家说"能不能下个月再结账"一样。不过日产还算厚道,给供应商两个选择:要么按时拿钱,要么晚点拿钱但能多拿点利息。
你可能不知道,日产这几年在中国卖的车越来越少了。就拿上个月来说,他们只卖出不到6万辆,比去年少了差不多一成。要是看今年前五个月的总数,更是少了超过两成。其实从2018年开始,日产在中国的销量就像坐滑梯一样往下掉,去年干脆比最高峰时少了一半还多。
车卖得不好,钱包自然就瘪了。去年日产亏得可厉害了,差不多6700亿日元呢,相当于把前年赚的钱全赔进去还不够。为了省点钱过日子,他们今年可是想了不少办法。先是换了新老板,接着就说要裁掉两万个工作岗位,这相当于每七个员工里就有一个要丢饭碗。还要关掉七家工厂,差不多砍掉四成的生产基地。
新上任的CEO说,现在日子太难过了,必须赶紧想办法赚钱。他们定的目标是到2027年能重新开始盈利。不过看看现在满大街跑的新能源车,日产的电动化步子确实迈得有点慢。在中国市场,他们的新能源车几乎没什么存在感,主要还是在卖燃油车。就连在美国市场,也因为各种关税问题搞得挺头疼。
想想也挺有意思的,以前满大街都能看到的日产车,现在怎么越来越少了呢?你看最近路上新买的车里,还有多少是日产的?是不是都被国产新能源车给替代了?这种情况要是继续下去,日产会不会慢慢变成咱们记忆里的品牌啊?
说实话,现在汽车行业变化太快了,就像智能手机刚兴起那会儿一样。那些反应慢的品牌,一不小心就被淘汰了。日产现在又是裁员又是关厂的,看起来是在努力自救,但光靠省钱恐怕不够吧?关键还是得拿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新车来,你说是不是?
看看咱们周围,现在买车的人最关心什么?不就是智能化和电动化嘛。可日产在这两方面好像都没什么大动作。别的品牌都在拼命搞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日产却还在为怎么付货款发愁。这样的差距,光靠省钱能追得上吗?
不过话说回来,毕竟日产也是老牌车企了,底子还是有的。要是能抓紧时间转型,说不定还能赶上末班车。你看诺基亚当年不也差点完蛋,后来不还是活过来了吗?问题在于,日产到底能不能抓住这最后的机会呢?
现在想想,要是你手里有二十万预算,会考虑买日产的车吗?还是说会更愿意支持国产新能源品牌?这个问题,可能连日产自己都很想知道答案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