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要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实行统一编制、标准、购置经费及采购配备管理。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条例规定公务用车应选用国产汽车,且优先考虑新能源汽车。
回首往昔,在汽车工业起步阶段,国产车受技术与工艺制约,在公务用车市场中所占份额微乎其微。彼时,奥迪、丰田、大众等进口及合资品牌凭借成熟技术与品牌优势,近乎垄断公务用车市场,“文官考斯特,武官酷路泽”便是当时市场格局的生动写照。
不过,随着国家对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国产车在技术研发与品质提升方面不断发力。从红旗轿车作为国家礼宾车展现独特魅力,到如今众多国产品牌在公务用车市场崭露头角,背后是国产品牌持续攻克技术难题的成果。2012年起,国产车逐步进入公务用车采购视野,加之政策倾斜,如2009年国务院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各级政府和公共机构配备、更新公务用车时,自主品牌汽车占比不得低于50%。在此激励下,国产车在公务用车市场的占比稳步提升。
当下,比亚迪、吉利、奇瑞等国产新能源车已成为基层公务用车的常见之选,在重要活动场合,国产高端车型也频繁亮相,彰显出国产车的实力与自信,像神十九航天员回家时,就由方程豹汽车全程护航。
乘联分会数据显示,2025年4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5.5万辆,同比增长14.5%,环比下滑9.4%,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为90.5万辆,同比增长33.9%,环比下滑8.7%,渗透率达52%。在车企零售销量方面,比亚迪以26.8万辆位居榜首,吉利汽车销量20.9万,长安汽车10.5万,奇瑞汽车9.5万,长城汽车5.4万,传统自主车企在新能源转型上成效显著,有力推动了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增长。
公务用车集中采购选用国产车意义深远,不仅为国内车企提供稳定资金流,助力其投入研发创新,促进国产品牌发展壮大,提升我国在全球汽车产业地位;在成本方面,国产车性价比高,新能源国产车运行成本优势明显,能耗与维修保养费用低,能为政府部门节省大量资金,进而将更多资源投向民生领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