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上海车展上,全球汽车行业差异化技术领导者盖瑞特携多项创新技术亮相,全面展现了其“两条腿走路”双轮驱动发展的技术路线——在持续优化清洁内燃机方案的同时,加快布局新一代电气化技术,助力提升能源效率、整车性能与可持续出行。
“我们现在不仅是涡轮增压领域的整合者,也在积极研发新的零排放技术,旨在成为零排放领域的颠覆者。”盖瑞特全球传播副总裁Amanda Jones强调。
助力清洁未来:持续释放涡轮增压潜能
作为全球涡轮增压技术的代名词,盖瑞特始终在探索发动机性能的极限。
本届车展,盖瑞特带来了第三代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适用于汽油乘用车。技术方面,其采用新型高效涡轮和高可靠性喷嘴系统,可弥补米勒循环带来的功率损失,提高功率扭矩密度。同时具有较强的耐高温性,最高可达1020℃,配合盖瑞特专利一体式半浮动轴承、新型高效压气机等系统优化,产品的耐久可靠性进一步提升。
第三代汽油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
同时亮相的还有第五代废气旁通涡轮增压器,可广泛应用于轻型车的纯内燃机和混合动力系统。技术方面,通过低噪音运动设计,对轴承和密封系统进行全面优化,并通过混动专用的新型空气动力学设计,显著提升了空气动力学效率和运行可靠性,可以更好地匹配混合动力车辆的高效需求。通过选用高性价比的耐高温金属材料,盖瑞特在确保符合国六B排放标准的前提下,实现了生产成本的有效控制,让产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我们在原有高效空气动力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发动机升功率75千瓦每升,同时达到40%以上的热效率,显著的提升了发动机的性能。”盖瑞特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张越透露。
第五代废气旁通涡轮增压器
还有电动涡轮增压器,其适用于轻混、插混(包括增程式)等多种新能源车型。技术方面,其采用先进的电机控制系统,可实现20万RPM以上的超高转速,显著提升发动机全工况下的瞬态响应性能,提高驾驶性能,优化驾驶体验。
盖瑞特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张越表示,“自1994年进入中国以来,盖瑞特在中国市场累计交付了3600万台涡轮增压产品。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在涡轮增压领域的领导地位。”
领航电动征程:加速布局零排放技术
作为“两条腿走路”双轮驱动战略的另一部分,盖瑞特也在发力电动化市场——超过50%的研发投入投向了电气化技术,目前已推出了一系列极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盖瑞特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芮博廉透露,“盖瑞特全球每年投入超过1亿美元用于电动化技术研发。”
比如首次亮相中国的电动冷却压缩机,就是盖瑞特专为800V新能源热管理系统打造的高性能制冷解决方案。在使用场景上,产品适配新能源商用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冷却和乘员舱冷却)、电动大巴、电动卡车以及工程车等多种车型。还可适用于高性能电动乘用车的热泵系统。
技术方面,集成空气轴承、无油润滑、高速电机、高效叶轮及双级压缩技术,具备无油润滑带来的高可靠性、大制冷/制热量、低噪音振动以及结构紧凑等优势。可显著提升新能源车辆热管理系统的性能与长期可靠性,可快速实现电池组和驾驶舱的冷却/加热,不仅保障电池安全,还能有效延长整车续航能力,优化驾乘舒适性。
值得一提的是,其独特的离心压缩机和双级压缩设计,使产品在能效和性能上更具市场竞争力和应用潜力。
盖瑞特表示,电动冷却压缩机已通过广泛客户测试验证,目前有十余个预研项目正在推进。
电动冷却压缩机
首次亮相的三合一电驱,则是盖瑞特专为纯电动汽车打造的高性能驱动解决方案。该系统采用35,000RPM高速电机、碳化硅控制器和23:1高速比减速箱技术,可实现250KW的峰值功率和4500牛米的峰值扭矩,展现了卓越的动力性能。
高速,这是盖瑞特三合一电驱相较国产三合一的最大优势所在。盖瑞特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芮博廉透露,“盖瑞特早已实现突破20万转级的电动涡轮增压技术,这不仅为电机3.5万转的稳定运行奠定基础,更展现了我们在动力系统集成化创新上的深厚积累。”
结合高功率密度和紧凑型封装设计,此产品不仅有望重新定义行业技术标准,还能为整车优化电池和驾驶舱空间布局,有效减轻系统重量,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尺寸和重量减少高达40%。另外,还能大幅降低稀土材料的使用量,并确保性能不受影响。该产品当下正处于测试阶段,已具备量产能力。
三合一电驱
商用车方面,盖瑞特还在车展期间与中国领先的商用车桥制造商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盖瑞特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芮博廉(Olivier Rabiller)与汉德车桥总经理王占朝握手合影
盖瑞特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张越与汉德车桥副总经理丁炜琦共同出席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双方将联合开发面向中重型卡车的先进电驱桥系统的量产项目定点,预计在2027年实现量产。
该系统将把盖瑞特的高速电机与逆变器技术集成于汉德车桥成熟的车桥及传动平台中,在总拥有成本、系统性能、结构紧凑性及模块化扩展能力等方面实现行业领先。此次合作已获得多家中国主流商用车企业的多年度批量生产定点支持,覆盖国内市场高产能交付与海外市场拓展。首批生产将在西安与武汉两地启动,试验车队计划于2026年展开实地路测,成为全球市场推广的重要举措。
汉德车桥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占朝表示,“我们正与国内外主机厂密切合作,加速在中国、日本、欧洲等地区的推广应用。预计到2027年,数千台搭载该系统的车辆将投放市场。”
锚定氢能未来:前瞻布局新蓝海
氢能市场目前还未打开,不过未来前景不可忽视,盖瑞特也带来了不少解决方案。
比如第二代氢燃料电池电动空压机,应用主要覆盖乘用车、4.5吨级物流车及城市巴士公交车等新能源车型。其采用新一代高效压气机及创新的膨胀端方案,能够显著降低空压机系统功耗,并提升燃料电池发动机整体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其搭载的150,000rpm高速电机结合盖瑞特专利空气轴承技术,可支持超过200万次启停循环,远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盖瑞特新一代氢燃料电池电动空压机,则主要应用于氢能49T重卡、牵引车、矿用卡车及氢能发电站等场景,能在大功率系统应用中进一步降低系统功耗和能耗,特别是在远距离干线物流领域,可有效助力降低运营成本。
其技术优势在于电机转速高达90,000rpm, 这一指标使其在大功率空压机领域处于领先地位。通过创新的模块化设计,产品在保持高输出功率的同时,成功实现了体积优化与成本控制的双重优势。通过创新的膨胀端设计,不仅实现了废气能量的高效回收利用,更将整体能效提升了20%-30%,大幅降低了系统能耗,完美契合了当下市场对氢能装备的核心需求。
新一代氢燃料电池电动空压机
张越强调:“对于中国‘双碳’目标,我相信盖瑞特能做出微薄贡献。无论是燃油车、电动车还是氢燃料电池汽车,我们都可以提供本土研发的差异化技术,助力本土客户节能减排。”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