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二手车行业,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许多企业将KPI当作终极目标,门店墙上贴满 “月销 50 台”“收购成本压缩 10%”等数字指标,却陷入方向模糊、执行混乱的困境。
销售人员为冲销量盲目收车,忽视车况检测;整备部门为降成本简化工序,导致售后投诉激增。最终,看似亮眼的KPI数据,并未转化为企业的可持续增长。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根源在于混淆了KPI与目标的本质差异。
KPI 是考核工具,目标是战略方向。
以二手车销售为例,KPI可能是 “单月成交 50 台”,但企业真正的目标或许是 “打造区域内最值得信赖的二手车交易平台”,后者背后关联着客户复购、口碑传播及品牌溢价。
KPI 聚焦 “有没有做对”,比如车辆是否按时交付;而目标关注 “做这件事到底值不值得”,例如通过提升车况透明度,能否带来长期客户忠诚度的提升。一旦将二者混淆,团队就会陷入 “为完成数字而忙碌” 的怪圈,无暇顾及客户信任的建立与业务模式的优化。
那么,二手车行业的企业目标究竟是什么?
目标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企业战略的具象化表达。战略层面确定“深耕下沉市场”,目标则需拆解为 “在 3 个县域市场建立服务网点”“开发适合下沉市场的低首付金融方案” 等可执行动作。
目标制定过程,就是将战略转化为 “可衡量、可推进、可协同” 计划的过程。设定目标时,不能仅看 “本月销量是否达标”,更要判断该目标是否契合 “提升下沉市场渗透率” 的战略方向。
如果将目标管理比作一场战役,二手车企业的目标应是完整的战略判断。
我们要打哪一仗?
可能是“解决三四线城市车辆供应不足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打?
因为该区域潜在客户对性价比车型需求旺盛,存在市场空白;
我们怎么知道打赢了?
需要三类标准:衡量结果的指标(如区域月均收车量增长 20%)、衡量效率的指标(单车收购成本降低 15%)、红线指标(重大事故车误收率为 0)。
目标并非凭空想象,而是“推演” 出来的。以一家计划开拓线上拍卖业务的二手车企业为例,需回答五个核心问题:
客户价值主张是什么?可能是 “为车商提供高效、透明的车辆流通平台”;
增长路径怎么走?关键变量指标或许是 “入驻车商数量” 和 “单场拍卖参与率”;
关键行动怎么设?包括搭建线上拍卖系统、建立车源认证体系;
资源边界在哪?涉及技术开发团队投入、资金预算;
组织能力支持吗?需评估团队是否具备线上运营经验、是否建立客服响应机制。经过这样的推演,目标才能从 “想法” 落地为切实可行的计划。
谁来定义目标?这是管理者的核心职责,而非简单的填表任务。
在二手车企业中,高层应基于行业趋势、客户需求和资源储备,确定未来三-五年的方向;中层需拆解路径,如 “首年开通 5 个城市线上拍卖服务,签约 1000 家合作车商”;一线员工则反馈执行难点,比如 “部分地区物流配送效率低,影响车辆交付周期”。
整个过程是 “协同判断 + 逻辑闭环” 的推演,管理者需引导团队构建清晰的目标架构,而非单纯转发 KPI。
定义目标的流程,在二手车行业可细化为以下步骤:
首先识别问题和核心痛点,如“车源周转周期过长,占用大量资金”;
接着判断目标方向,例如“优化车辆流转效率”;
然后规划实现路径,包括“建立智能收车评估系统”“与第三方物流合作”;
找出关键杠杆变量,如“平均收车周期缩短至 3 天”;
设定衡量标准,如“库存周转率提升 50%”;
最后明确关键行动和资源支持,确定由运营部门主导,申请技术开发预算等。
二手车行业的目标,是战略意图、路径逻辑与资源判断的系统表达。真正有效的目标,应具备方向明确、路径清晰、成果定义清晰三层结构,由此跳出KPI陷阱。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
关于帅车
中国二手车经销商全国前3强企业
集团旗下IP矩阵粉丝量超2000W
帅车严选商城杭州店
【帅车阿东严选】二手车月销量3000+台
【帅车值新杭州总部店】新车月销量2000+台
单店经营面积11万平方米
目前集团业务已覆盖全国以及全球多个国家
正处在持续上升阶段
现主要业务板块
二手车交易【帅车严选商城】
新车交易【帅车值新】
汽车经纪人连锁店【帅车服务中心】
豪车寄售平台【帅车超豪】
批量采购公司【帅车集采】
汽车出口业务【吉帅汽车出口】
新媒体运营【聚帅MCN】
金融渠道平台【帅车金融】
物业商管公司【帅车商管】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