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频分频的实践中,有几个核心的原则需要遵循。
首先,要考虑到低失真率,特别是对于高音扬声器。一般来说,球顶高音扬声器在2000Hz以上,而更小的球顶或带式高音扬声器则可能在3000Hz甚至4000Hz以上才能达到低失真区域。因此,高音的交叉点应根据所选的高音扬声器来决定。
有些人可能会提议,高音部分只负责10kHz以上的频段,但这种做法在音响领域被称为全频+高音,这并不是主流的做法,尤其是在商业产品中。
其次,宽指向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我们希望音箱在全频段都能保持较好的声音辐射范围,而不仅仅是在一个狭窄的角度内。然而,由于分割振动的原因,高频时大振盆的振动范围会减小,这不仅影响频响曲线,还会影响声音的辐射范围。
因此,中音和高音的分频通常控制在2000-3000Hz之间。在这个范围内,高音扬声器需要有较好的下潜能力,以支持较低的交叉点。
另外,分频点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到简易性、经济性和合理性。在三分频系统中,低音分频点通常选择在200Hz、300Hz甚至500Hz,这是因为一般的中低音单元在200Hz以下的失真会开始升高。
这张图片展示了丹拿某5寸书架音箱在不同音量下的失真对比,说明了分频点选择在500Hz的道理。
此外,对于三分频系统来说,由于分频并不是贴脸放置的,因此在一定距离下分频并不会显著影响声音的连续性。而对于2.1低音炮系统来说,为了避免严重的相位偏差问题分频点通常会选择在100Hz。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分频点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扬声器的测量结果来决定。不同的扬声器和不同的应用场景可能需要不同的分频点设置。
因此不要盲目购买通用的分频器这可能会导致声音质量下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