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交付破70万!低价策略真香还是技术硬实力?

重磅消息!

各位车友,车市里最近那是风云变幻,新能源赛道上又冒出来一个“黑马”——零跑汽车!

你瞧瞧这阵势,人家低调攒劲,一不留神,2025年4月就宣布累计交付突破70万辆了!

这可是造车新势力里第四家达到这个数字的企业,厉害不厉害?

零跑交付破70万!低价策略真香还是技术硬实力?-有驾

零跑这家公司,从2019年第一款车型S01上市至今,平均每年超过10万辆的增长速度,愣是把那些头部品牌追得不轻。

这背后究竟是什么?

是技术迭代速度快于对手,还是抓住了市场下沉的机遇?

今天,咱用车社就来好好聊聊,看看零跑这“七十万辆”的成绩单,藏着哪些玄机!

---

市场布局:绕开强敌,直击要害

零跑的这步棋,首先得给它的“精准定位”点赞!

它主销车型那叫一个稳当,全集中在8-15万元这个主流价格区间,占比高达72%!

这相当于什么?

就像下棋,别人都在中心区域拼杀,零跑直接从侧翼突进,在中低端市场“攻城略地”!

就说说那款T03,7.98万起售,累计贡献了32万辆的销量,这简直就是零跑的“主力军”啊!

车身精巧,城市通勤再合适不过。

零跑交付破70万!低价策略真香还是技术硬实力?-有驾

开着T03,穿梭在都市街道,小巧的车身让你在拥挤的停车位里也能轻松倒车,那份灵活,确实出色。

车漆在阳光下闪烁,虽然是小车,开出去也绝不掉价。

再看C11和C12,人家搞增程和纯电双版本,直接覆盖12-20万元的家庭用车市场。

这一招“两手抓”,确实高明!

许多家庭用户,既渴望纯电的环保和安静,又担心续航不够,增程版本一推出,立刻打消了他们的顾虑。

开着C11带着全家老小去郊游,后备箱轻松容纳野餐用具、烧烤设备,宽敞的内部空间让孩子们在后排也能舒展,偶尔跑个长途,增程器一启动,完全不用担心电量不足,想想都觉得方便。

更引人关注的是什么?

新上市的B10,直接把激光雷达智能驾驶方案下探到10万元级别!

过去只有豪华车才有的高科技配置,现在直接面向大众。

这种“阶梯式产品布局”,既巧妙地避开了与比亚迪的直接竞争,又准确填补了特斯拉在下沉市场的空白。

零跑的这套打法,还真有点“避实击虚”的策略。

零跑交付破70万!低价策略真香还是技术硬实力?-有驾

---

自主研发:是自我磨砺,还是尚有欠缺?

谈到零跑的“全域自主研发”,这事儿确实让人既佩服又有些担忧。

零跑宣称自研比例超过70%,涵盖了三电系统、智能座舱芯片(凌芯01)、电池包封装等核心环节。

这在造车新势力里,无疑是实打实的“硬功夫”。

2024年财报显示,零跑单车研发摊销成本比理想汽车低42%!

这是什么?

这就是“成本控制高手”啊!

能把成本控制到这个地步,零跑确实有两把刷子。

然而,这种技术下探的策略,也带来了一些“隐忧”。

你看,它的端到端智能驾驶系统,目前仍在使用地平线征程3芯片,这与华为ADS 3.0的多模态感知相比,确实存在代际差异。

这就像别人都用上了最新款手机,你还在用几年前的型号,虽然基本功能不缺,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零跑交付破70万!低价策略真香还是技术硬实力?-有驾

当然,零跑的智能驾驶系统在日常驾驶中,也能带来不少便利。

例如,堵车时车辆能自动跟车,大大减轻驾驶疲劳;高速公路上,车道保持功能让你开起来更轻松,方向盘手感依然扎实,让你清晰感受到车辆的行驶轨迹,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些已经足够实用。

还有增程版C11的NEDC油耗,比理想L7高出0.3L/100km,这反映了它在能效调校上的一些不足。

0.3L看起来不多,但日积月累,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这说明零跑在技术研发上,还得继续投入,不能只注重销量,还得兼顾品质。

---

渠道拓展:轻资产的“双刃剑”与海外市场的考验

零跑的渠道模式,那叫一个“轻资产”!

“直营+城市合作伙伴”,到2025年第一季度门店达到了789家,其中85%都设在三四线城市。

这一招,确实把“农村包围城市”的战术运用得淋漓尽致。

据说,其单店运营成本只有小鹏的1/3!

这省下来的可都是真金白银啊!

零跑交付破70万!低价策略真香还是技术硬实力?-有驾

你想想,在三四线城市,租金和人工成本都较低,零跑能把价格降下来,销量自然就能快速增长。

你家附近就能看到零跑的门店,进去试驾体验,销售人员热情周到,甚至可以用当地方言和你交流,那种亲切感,确实能拉近距离。

不过,这种“轻资产”模式,也有它“两面性”的一面。

门店铺开了,但售后网络覆盖却显得有些滞后。

2024年J.D.Power的调研结果就显示,零跑的服务满意度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这就像你买了一件称心的商品,用着挺好,结果出了问题想维修,发现维修点离你很远,心里能舒服吗?

毕竟,车子买回去,用着称心是关键,售后服务跟不上,用户体验可就大打折扣了。

有时候,一个细微的异响,或者仪表盘上亮起一个指示灯,都能让人着急,这时候如果找不到地方维修,或者排队等待时间过长,那种焦躁感,确实难以忍受。

再说海外市场,零跑现在是搭上了Stellantis集团这艘大船,想“借船出海”。

这听起来是好事,背靠大树好乘凉。

但问题来了,欧洲的认证周期,比比亚迪长了6个月!

零跑交付破70万!低价策略真香还是技术硬实力?-有驾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要知道,海外市场竞争激烈,时间非常宝贵,这多出来的半年,可能就意味着错失了最佳的“出海”时机。

毕竟,谁先抢占市场,谁就能占据优势。

这就像一场赛跑,你起步慢了半拍,后面追赶起来就更吃力了。

---

所以,零跑这70万辆的成绩,既有它准确的市场定位,抓住了下沉市场的机会,也有它自主研发的决心和投入,在成本控制上做到了极致。

不过,在核心技术上,它依然面临着追赶的压力;在售后服务上,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海外市场拓展上,它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零跑的这种发展路径,就像武侠小说里的“江湖闯荡”,不拘泥于常规,却也闯出了一片天地。

它告诉我们,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不一定非要追求“高高在上”,贴近用户、了解需求,也能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当然,零跑未来能否持续发展,甚至跑得更快更稳,还得看它能不能补齐短板,真正做到“技术超越竞争对手”,并且继续挖掘市场下沉的潜力。

一个值得琢磨的地方是,零跑的崛起,也给那些还在“观望”的传统车企提了个醒:别光盯着高端市场,下沉市场这块“宝地”,同样值得深耕!

但能否真正把握住,那可就得看各自的真本事了!

话说回来,造车不易,且行且努力!

你觉得零跑能一直发展下去吗?

或者,在你看车的时候,你是更看重性价比,还是更看重品牌和高端配置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