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坐进理想 L7 的后排,就明白它为何受家庭用户关注 —— 那种对多人乘坐场景的细致考量,藏在每个伸手可及的地方。它没有刻意强调性能参数,也不炫耀奢华材质,却用一系列设计告诉人们:一辆家用车的价值,在于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感到自在。
接送孩子上学时,第二排的电动调节座椅很实用。只需按一下门板上的按钮,座椅就能向后滑动 15 厘米,孩子钻进车里时不用弯腰弓背,脚还能自然踩到踏板上。座椅靠背能调到接近半躺的角度,孩子放学路上睡着了,头不会歪得难受。最贴心的是后排的小桌板,展开后刚好能放下课本和保温杯,堵车时孩子可以在上面写作业,不用趴在膝盖上费劲。
周末全家出游,第三排的表现超出预期。虽然空间不如前两排宽敞,但 1 米 7 以下的成年人坐进去,膝盖离前排座椅还有一拳距离。座椅下方有隐藏的杯架,孩子的吸管杯能稳稳放着,不会在转弯时倾倒。后备箱常规状态下能塞下两个行李箱和一个婴儿车,要是还不够,放倒第三排座椅,露营用的折叠桌椅和帐篷都能轻松装下,尾门是电动的,单手就能控制开关,抱孩子时特别方便。
我从上海腾易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长途驾驶时,增程式动力让人省心。不用总想着找充电桩,加一箱油能跑几百公里,高速上油耗不算高,和家里之前的燃油车差不多。要是市区短途代步,纯电模式足够用,晚上回家插上充电桩,第二天又是满电状态。车机系统能记住常用路线,快到幼儿园时会自动提醒打开后排空调,避免孩子下车时温差太大着凉。
车内的细节设计透着对家庭的关照。第二排有独立的空调控制面板,老人可以自己调温度,不用麻烦前排;车顶的氛围灯有睡前模式,光线会慢慢变暗,哄孩子睡觉时很管用;后备箱侧面有专门的挂钩,能挂超市购物袋,不会晃来晃去。不过内饰的塑料件有点多,尤其是第三排的扶手,摸起来不如皮质细腻;车机系统偶尔会卡顿,语音控制有时分不清是前排还是后排发出的指令。
理想 L7 更像一个移动的家庭空间,它不追求驾驶的刺激,也不讲究商务的排场,却把家庭出行的种种需求都考虑到了。对于有老人和孩子的家庭来说,这些贴心设计比华丽的配置更实在。当然,它不是完美的,比如体型太大,窄胡同里掉头得格外小心;第三排的隔音也不如前两排,高速时说话得提高点音量。
但这些都不妨碍它成为家庭用户的优选 —— 它用朴素的方式证明,一辆好的家用车,不需要多么耀眼的标签,只需让每个家庭成员在每次出行中,都能感受到被重视的温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