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全球车企年报,车圈“负债”到底是啥味道?

透视全球车企年报,车圈“负债”到底是啥味道?

前两天跟朋友吃烧烤,他突然问我:“你说那些大牌汽车公司,动不动就上万亿的负债,是不是快要‘爆雷’了?”听完差点把烤茄子喷出来。真有那么悬?今天就来扒一扒这事儿,看看到底是危机四伏还是行业常态。

透视全球车企年报,车圈“负债”到底是啥味道?-有驾

先说个冷知识:在2024年财报里,不管是国外巨头还是国内新贵,主流车企资产负债率基本都在60%以上,有些甚至直接冲到80%+。比如福特84.27%,通用76.55%,大众68.92%。国内更狠,奇瑞88.64%、蔚来87.45%、赛力斯87.38%。这数字搁家里人账本上早该吓哭了,但汽车圈偏偏就是这么玩。

有个哥们看完数据直呼离谱:“咋全世界造车的都这么敢借钱?胆子比我还肥!”其实仔细琢磨下,这种高负债并不等于马上出事儿。因为总负债和企业体量、营收高度挂钩——你规模越大、业务越多,总账面上的欠款自然也水涨船高。这跟小饭馆和连锁餐饮集团贷款买菜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身边有位做汽配的小伙伴,他给几家头部主机厂供货,经常感慨:“每次对账结算,都得看着他们那一长串应付账款单据发愣。”这些巨无霸公司的采购体量简直夸张,应付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也是亮眼存在,比如蔚来52%,长安49%,长城39%,上汽38%,比亚迪31%。

透视全球车企年报,车圈“负债”到底是啥味道?-有驾

不过最近一年情况开始变得微妙。有些国产品牌,比如比亚迪,从2024年底到2025年一季度,把自己的资产负债率从74.64%硬生生拉低到了70.7%。半年时间降了将近七个百分点,要知道这种庞然大物想“瘦身”,可没咱减肥那么简单。据说今年内还有望见到6字头,不少网友调侃:这是新能源版的“甩肉计划”吗?

再往深处挖,其实“总负债”这个词挺容易让人误会。一堆数字砸下来,大众集团营收2.5万亿元,总负债3.4万亿元;丰田2.2万亿营收,对应2.7万亿总欠款;福特1,3000多亿营收,也背着1,7000多亿的包袱。听起来像谁都扛着山一样过日子。但这里面门道太多,并非所有钱都是银行催命电话打来的那种紧急货。

记得去年陪表弟去修他的老轿车时,在维修店蹭茶水顺便八卦了一下。他们老板讲,现在不少主机厂的钱压供应商手里,有时候三五个月才结一次。但只要合作关系稳、订单持续,就没人太焦虑。“反正大家都是链条上的蚂蚁,只要轮子转,一切好商量。”

关键问题来了:这些数以千亿计的欠款,到底哪部分最让企业睡不好觉?答案就是——有息负债!啥叫有息,就是需要按时还本付息,否则银行脸色立马难看。有息部分才是真正能压垮骆驼的大砖块,而那些无息项目(比如供应商货款、员工工资未支付等),只要经营正常流转压力相对小很多。

透视全球车企年报,车圈“负债”到底是啥味道?-有驾

翻开全球几家巨头的数据,会发现丰田1,8700亿元是带利息的,占它全部欠的钱68%;大众则是一半不到(32%),但绝对值也超1万个“小目标”;福特66%的包袱需要定期还利息。不光他们,本田、奔驰这些国际老炮,每家的有息部分都够买好多座城市地铁票……

反观国内阵容,比亚迪最显眼。有网友打趣,“BYD是不是靠自己攒钱造电池?”它5847亿元总欠帐中只有286亿元属于‘带利’类型,占比仅5%。吉利控股860亿元占17%;奇瑞211亿元12%;长城168个“小目标”,同样12%左右。这水平放进全球榜单,那叫一个清爽,“低杠杆代表队”。

为什么会这样?业内老司机分析,一方面中国市场竞争激烈,自由现金流要求高,各家公司融资环境和习惯不同;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崛起后,自研能力强、有核心技术储备的大厂,更愿意靠自我滚雪球而不是拼命举外部杠杆。所以看到有人调侃:“国产品牌活成了理财达人型选手。”

聊回生活场景,上周去参加某品牌试驾活动,中午休憩时遇上一位负责零部件采购的大姐,她笑称现在供应链压力很真实。“以前催尾款感觉像跪求财神爷,现在好歹流程透明许多,只盼公司别突然缩短付款周期,不然我们下面的小工厂真受不了。”一句话,道尽上下游共振之苦乐参半。

透视全球车企年报,车圈“负债”到底是啥味道?-有驾

再补充一点关于应付账款周期,比亚迪127天算快刀斩乱麻型选手,奇瑞143天也勉强及格线,但蔚来195天、长安200+天,这等待时间属实考验耐心。一位曾被拖延付款折磨过的小老板吐槽:“手机闹钟提醒到账日结果又延期,好气哦!”

不过站在行业角度讲,这套玩法背后逻辑蛮复杂。汽车产业链极其庞杂,从钢材、电池、电控芯片,到物流运输、人力资源,每一环资金周转慢一点都会引发连锁反应。所以只要没有出现恶性违约或断裂,高额应付其实也是商业生态的一种平衡术。当然啦,如果哪一天市场风向突变或者销量暴跌,再健康结构都有可能失衡,那画风可就另当别论喽!

偶尔聚会喝酒吹牛,说起各路豪门“大佬”的经济学操作,有朋友神评 “咱普通人怕信用卡逾期,他们怕的是千万台新车卖不出去!”细品一下,还真挺形象哈~

最后搞点互动花活。如果你明早醒来看到账户突然进了一笔来自某知名主机厂的“预付款”,但备注写着“三个月后才能提现”,你会怎么安排这波资金,是存定期赚点小利率安心躺平,还是果断拿去囤零食升级装备搏一把体验感?留言区大胆整活,说不定灵感闪现,下一个财务自由的人就是咱隔壁桌那个爱瞎聊的新司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