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放话Dojo2年底量产,特斯拉和英伟达的大战才刚开始

直接说吧,特斯拉自研的Dojo 2芯片已经和台积电联手冲刺年底量产,性能直接对标英伟达最新B200,连马斯克都忍不住在社交平台硬刚,称它马上就能挑战业界最强。

所有人都看明白了:汽车芯片的“王者归来”大戏正在上演,而这一次,老黄(英伟达CEO黄仁勋)绝对一刻都不敢松懈。

你有没有发现,这几年汽车行业的硝烟,已经不再是钢铁碰撞、马力对决的旧剧本。

马斯克放话Dojo2年底量产,特斯拉和英伟达的大战才刚开始-有驾

现在的战场,藏在微米之间、晶体管阵列里。

还记得,2019年那会儿,特斯拉工程师在一间几乎没有人注意的小办公室里点开了“Dojo”这扇窗?

当时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是怎样才撑得起每天刷出1600亿帧视频数据的自动驾驶神经网络训练。

马斯克放话Dojo2年底量产,特斯拉和英伟达的大战才刚开始-有驾

用马斯克的话说,他们找遍了整个芯片江湖,没发现一块能完全吃下这份“大单”的好料——英伟达再强,也有局限。

没有专用指令集,流水线硬塞也只是“够用”,谈不上引领。

于是,特斯拉下了狠心:造自己的超算芯片!

说实话,这听着简单,真干起来却是步步惊心。

马斯克放话Dojo2年底量产,特斯拉和英伟达的大战才刚开始-有驾

从2019年提概念,到2021年Dojo第一代芯片露面(说是露面,其实就是给大家秀个Demo),再到2022年的超算机柜实测,特斯拉的步伐稳妥且隐忍。

即便到了2024年初,Dojo集群扛起特斯拉智能辅助驾驶训练5%到10%的数据量时,他们依然没有完全脱离英伟达。

但这一切变化,就在最近几个月发生了彻底反转。

马斯克放话Dojo2年底量产,特斯拉和英伟达的大战才刚开始-有驾

按照特斯拉和外部媒体放出的消息,Dojo 2芯片和台积电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后者最新的InFO-SoW晶圆级封装技术已给Dojo 2打开了系统集成效率的新大门。

你想象一个场面:一整片晶圆,集结了25颗芯片、电源模块,甚至散热结构都整合在内;而这些芯片之间的数据交换,没有传统的中介层、PCB板,而是超高密度的金属布线一路通畅。

这让Dojo2的训练速度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恰好补上了神经网络大规模学习的现实短板。

马斯克为什么一直敢叫板业界?

马斯克放话Dojo2年底量产,特斯拉和英伟达的大战才刚开始-有驾

就是因为Dojo2的实际性能已经肉眼可见逼近甚至某些方面超越英伟达B200。

你不信?

看看数据:单一训练瓦片算力可达1000 TOPS,这比B200的900 TOPS还高——这个数量级,已经到了可以让FSD这样的自动驾驶“大脑”第一次真的有机会“自力更生”的程度。

马斯克放话Dojo2年底量产,特斯拉和英伟达的大战才刚开始-有驾

而芯片间的数据带宽,Dojo2能飙到36TB/s,远远甩开B200的10TB/s。

不夸张地讲,这一轮升级,这种芯片架构带来的算力提升,不止是特斯拉自己受益。

就连擎天柱机器人这样的新物种,都能顺便搭一班“快车”。

在社交平台上,马斯克幽默了一句:“Dojo2可以以每秒十亿帧的速度玩《孤岛危机》。

马斯克放话Dojo2年底量产,特斯拉和英伟达的大战才刚开始-有驾

程序员和发烧友都明白,这不是随口一说。

这个十几年前让无数高端显卡“死机”的游戏,如今成了超算芯片性能的玩笑标准——玩笑背后的自信,正是Dojo2的豪横。

你可能会说,马斯克的话有时候不太靠谱,年末的deadline总是说得漂亮兑现得少。

马斯克放话Dojo2年底量产,特斯拉和英伟达的大战才刚开始-有驾

可这次,包括台积电的生产进度、训练模块已入流水线的消息都对得上号,看来年底大概率真能如期见到Dojo2量产。

老黄真的要“心慌慌”了——当年“客户变对手”的戏码,又要在科技圈硬核上演。

Dojo2能不能完全取代英伟达GPU还要跑一阵,但趋势已经不容忽视。

因为只有芯片、平台全部自研和垂直打通,特斯拉才能享受算力升级带来的训练速度飙升和成本大减。

马斯克放话Dojo2年底量产,特斯拉和英伟达的大战才刚开始-有驾

这还只是硅基部分的进步。

工艺迭代背后,其实是整个AI模型训练产业的变革。

静默数据损坏这种老问题(就是长时间训练后,好不容易出来的结果,却可能卡在缺陷节点上一挂全盘废掉),新架构、新封装技术都在瞄着“根治”。

马斯克放话Dojo2年底量产,特斯拉和英伟达的大战才刚开始-有驾

我自己很感慨:以前说到智能汽车,大家总觉得比拼用户体验、功能参数、交互界面。

现在不一样了,下半场的对决,是科技底座的全面升级。

你要不懂芯片,要不抓算力,眼睁睁只能被“卡脖子”。

行业里的人其实都看在眼里。

马斯克放话Dojo2年底量产,特斯拉和英伟达的大战才刚开始-有驾

根据群智咨询的数据,整个2024年全球智能驾驶SoC(系统级芯片)市场已经冲上50亿美元的体量,一年增长超六成,2025年还要涨到76亿美元。

更夸张的是,L2级以上的智能驾驶功能,现在全球新车渗透率差不多45%,不出两年很可能逼近60%。

自动驾驶、AI赋能,真的已经不是科技头部的实验室“玩具”,而是即将红海混战的基础配置。

马斯克放话Dojo2年底量产,特斯拉和英伟达的大战才刚开始-有驾

你可能会好奇,难道只有特斯拉能把这条路走通?

当然不是。

中国新能源品牌小鹏和蔚来也没打算当旁观者。

说小鹏吧,他们为了解决买来的芯片和自家算法“水土不服”,2024年8月就把自研的图灵芯片流片成功,2025年二季度大批量上车。

马斯克放话Dojo2年底量产,特斯拉和英伟达的大战才刚开始-有驾

单颗算力700-762TOPS,G7 Ultra车型一口气扔上三颗,总算力飙到2200TOPS。

直接就给L3/L4级自动驾驶留下了空间,而且还准备和他们的机器人、飞行汽车一起用。

再来看看蔚来,2024年7月,创始人李斌亲自宣布神玑NX9031芯片流片做成功。

马斯克放话Dojo2年底量产,特斯拉和英伟达的大战才刚开始-有驾

这玩意儿用上5nm车规级工艺,500亿颗晶体管,单个算力1000+TOPS,已经对英伟达Orin-X实现了碾压——官方称等于4颗Orin-X拼起来,而且自主设计了底层软件。

从可控、自主到极致适配,就是要在芯片供应这块不被欧美掐断脖子。

但说到底,中国车企的AI基建布局还处在“冲刺”阶段,特斯拉已经进入“攻坚”。

比亚迪、蔚来都在冲数据闭环、智算平台,把数据、算法、算力三位一体当新战场。

马斯克放话Dojo2年底量产,特斯拉和英伟达的大战才刚开始-有驾

这其实也是全球范围内,汽车公司进化为科技公司的第一步。

像比亚迪在深圳建设的超级数据闭环平台,每天PB级别的数据回传;蔚来上海和合肥的数据中心和阿里、AWS云配合搞数据互通。

这些布局,不仅对提升自动驾驶有帮助,更可能反过来推动整个AI芯片行业的发展。

马斯克放话Dojo2年底量产,特斯拉和英伟达的大战才刚开始-有驾

行业大咖也有自己的担忧。

比如芯擎科技CEO汪凯就指出,芯片行业的机会无疑是历史性的,可局里要付出的代价也很高——不只是性能迭代快,竞争内卷,前期烧钱如流水。

如果不能持续突破和落地,最后还是要被市场无情淘汰。

但长远看,我更想问一个问题:AI算力的自主权,究竟意味着什么?

马斯克放话Dojo2年底量产,特斯拉和英伟达的大战才刚开始-有驾

这不是纯工程师层面的胜利。

它意味着谁能掌握数据、算法、算力三端闭环,谁就能在这个万亿级新赛道上讲出自己的故事。

在过去,似乎只有老黄一人说了算,现在马斯克以Dojo2为枪,真的站到了AI芯片顶峰的门口。

马斯克放话Dojo2年底量产,特斯拉和英伟达的大战才刚开始-有驾

很多人都说马斯克喜欢吹牛,计划发布总要跳票。

但这次,他迈出的步子也许真的决定了汽车公司演化为AI公司的速度。

更有趣的是,这个“剧本”不是美国独享,中国车企的反击战也已经打响。

汽车行业,科技巨头们,你准备好重写游戏规则了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