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国产车叫板迈巴赫,华为这次能成吗?
2025年4月9日,沉寂半年的尊界突然被曝第二款车是一辆MPV。
毕竟去年11月,尊界S800预售时,48小时订单突破2108辆,直接把宾利、劳斯莱斯的同期销量甩开几条街。但随后半年,这个号称“华为+江淮联手打造”的超豪华品牌却突然“哑火”,连交付都拖拖拉拉。
这次新车曝光,标题直接喊话“这次不‘借’了”,明摆着要撕掉“江淮代工”的标签。
问题来了:国产车卖100万,土豪会买单吗?
S800的尾标上赫然印着“江淮汽车”,被网友调侃“百万豪车变贴牌货”。而这次MPV直接抠掉江淮标,换上自家LOGO。
江淮变“工具人”,尊界这次玩真的?
去年S800发布时,车尾的“江淮汽车”四个字成了土豪们的心病。
一位车主在吐槽:“我花150万买辆江淮?开出去人家以为我脑子进水了!”
直接导致尊界交付量远低于预期——半年过去,官方至今未公布具体销量,只含糊其辞说“产能爬坡中”。
这次华为显然学聪明了。
新车虽然还在合肥的江淮工厂生产,但核心配置全换成“华为系”:乾崑ADS 4.0智驾系统塞了4颗激光雷达,比极氪009光辉版多3颗;鸿蒙座舱2.0能投影100英寸巨幕,连星空顶棚都比劳斯莱斯多装了两排LED灯珠。
江淮的活只剩造车壳,连电池都是宁德时代供应,工厂工人自嘲:“我们现在就是华为的富士康。”
合肥这座年产能20万辆的工厂,目前生产线空置率超过一半。江淮自己的新能源车销量惨淡,2024年纯电车型月均销量不足4000辆,全靠给蔚来代工撑场面。
这次抱紧华为大腿,既是救命稻草,也是无奈之举——毕竟代工费比卖自家车赚得多。
说白了,华为这招堪比苹果模式,把车企变成流水线工人。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说“华为不造车,只帮车企造好车”,翻译过来就是:“你们负责拧螺丝,我来收智商税。”
这车凭啥比迈巴赫贵?华为技术值70万?
参数表上,尊界MPV确实唬人:增程版续航1500公里,相当于北京到广州不加油;L3+级自动驾驶能在停车场自己找车位;车顶激光投影仪能播《流浪地球3》,后排座椅带18向调节加全身按摩。余承东甚至放话:“迈巴赫能做的我们都能做,迈巴赫做不到的我们也能做!”
但现实很骨感。2023年,中国百万豪车总销量不到3万辆,奔驰S级一年才卖1.2万辆。尊界S800预售时号称订单破2000,但半年过去,路上几乎看不到实车。有业内人士爆料:“很多订单是经销商压货,真实交付量可能不到三成。”
土豪的脑回路:开迈巴赫是身份的象征,而尊界MPV的痛点在于——丈母娘不认识这个标。一位深圳企业家直言:“我花100万买车,40万买性能,60万买面子。华为技术再牛,能让我在酒桌上被喊‘X总’吗?” 更尴尬的是,尊界4S店至今没铺开,首批车主得去华为旗舰店提车,不知道的还以为买了台加大号Mate手机。
激光雷达和投影仪听着酷,但实际使用场景有限。有媒体实测,尊界S800的激光投影在强光下清晰度暴跌,雨天还得手动擦镜头。一位车主吐槽:“买回来三个月,投影功能就开机时显摆过两次,现在纯粹是吃灰的‘智商税’。”
华为死磕百万市场,图啥?
表面看,华为在赔本赚吆喝。尊界MPV起售价100万,但光4颗激光雷达成本就超过8万,鸿蒙座舱研发投入更是个无底洞。
余承东2步棋:
一步:
给鸿蒙智行贴金。问界卖30万、智界卖50万,尊界直接冲百万,瞬间把品牌调性拉到BBA一样。这招类似特斯拉用Roadster跑车立形象,再靠Model 3走量。
二步:
倒逼传统豪车降价。华为的玩法是用参数碾压情怀——尊界MPV的激光雷达数量是奔驰GLS的4倍,价格却便宜20万。这招在手机市场屡试不爽,当年Mate系列硬生生从苹果嘴里抢下份额。
100万买国产车是不是傻?
知乎热榜上,关于尊界MPV的讨论吵翻了天。高赞问题直击要害:“买尊界和买迈巴赫,哪个更像冤大头?” 评论区分成两派:
花粉派:“华为手机从Mate7开始我就用,现在开问界M9,明年冲尊界!参数碾压BBA,开出去就是科技新贵!”
保守派:“百万车重要的是品牌沉淀。劳斯莱斯造车时华为还没出生呢,江淮代工的壳子凭啥比奥迪贵?”
一位网友算账:“华为手机用三年就卡,这车要是系统死机,修车得找余承东还是江淮客服?” 还有人担心华为高层变动——万一余承东离职,这车的OTA更新会不会变成“烂尾工程”?
一位网友说:开尊界的人需要足够自信,毕竟遇到查车时,解释“这不是江淮”就得费半天口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