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买高合、6万开哪吒,年轻人算完这笔账后,燃油车4S店的销售顾问脸都绿了
停车场里那辆挂着高合标的HiPhi X,总会引来些打量的目光。车主小陈倒是习惯了,遇到懂行的,他就会轻描淡写地说一句:“二手的,十二万。”对方往往会愣两秒,然后凑近了看那对展翼门。
这事儿放在三年前,怎么都说不通。那会儿这车指导价68万起步,六块屏幕、空气悬架、630公里续航,妥妥的科技秀场。现在呢?价格拦腰砍了又砍,品牌门店关得七七八八,却有一群年轻人反而盯上了它。不是冲动,是算过账的。
小陈给我摆过这笔账:一年跑两万公里,电费大概两千五,保险五千出头,保养?电动车哪有什么保养,换个空调滤芯了事。十年下来,连本带利也就十九万左右。同样的路程,开燃油车?油钱就得十四五万,保险保养再搭进去十来万,总共五十多万打不住。“你说这差出来的三十几万,够我再买两台代步车了。”他说这话的时候,正靠在那张英国之宝音响调校的座椅上,副驾的屏幕还亮着。
哪吒U-II那边的故事更实在些。六万多块钱,能买到自动泊车、车道保持、五百公里续航,电池还是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有个跑网约车的司机跟我说,他那台U-II冬天开暖风,续航能剩七成多,比预期强。关键是哪吒重组后把终身质保延续给了二手车主,这等于把后顾之忧直接砍掉了一半。
这里头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年轻人不怎么在乎品牌还活着没。他们关心的是配置在不在、电池衰不衰、系统稳不稳。高合的车主群里八万多人,自己整理维修手册、共享配件渠道,甚至有技师单干开了第三方服务站。门店倒了,社群撑起来了。有人专门开发了开源升级工具,调动能回收、优化空调逻辑,玩得比官方还溜。
技术这块其实也没过时。高合那套HOA架构,千兆以太网连着几个域控制器,去年还推过一次覆盖动力、智驾、座舱的大升级。NT展翼门通过了中汽研的碰撞认证,撞了能自动解锁。哪吒的L2+辅助驾驶,五个毫米波雷达加十二个超声波雷达,车道居中能精确到正负十厘米,不输给贵一倍的车。更别提高合那套来自德国大陆的空气悬架,三年车龄的车主反馈故障率才两个点出头,十二万的价位你上哪儿找空悬去?
当然,风险不是没有。品牌停摆意味着官方渠道靠不住,配件可能得淘宝碰运气,软件更新说不准哪天就断了。但换个角度想,这些车的价格已经跌到谷底,再怎么贬也贬不到哪儿去。一台十二万的HiPhi X,一年使用价值怎么也得两万块,三年回本,之后每开一年都是赚的。燃油车呢?买的时候就开始贬,开得越久亏得越多。
见过一个00后,开着哪吒U-II送外卖。他说得直白:“我买的不是车,是一个能跑五百公里、能自动泊车、冬天也扛得住的移动工具。至于牌子还在不在,跟我有什么关系?”这话听着有点狠,但细想想,好像也没毛病。汽车正在从资产变成工具,从面子变成里子。只要功能兑现、成本划算,包装纸是谁印的,真的不重要了。
小陈后来又说了句:“4S店那些销售现在见到我,眼神都有点躲。”他笑得挺得意,倒不是炫耀,更像是一种印证——印证自己那套逻辑跑通了。车还是那些车,只是换了一批懂账的人来开。至于这条路能走多远,谁也说不准,但至少眼下,这笔买卖看起来不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