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猜怎么着,我刚瞅见比亚迪那10月份的成绩单,差点没把我手里的烟头给烫着。
四十四万多辆!
这数字,太唬人了。
我琢磨着,这帮搞车的,是不是偷偷吃了什么“大力丸”?
说实话,我干这行十年了,见过不少大场面,可这节奏,真够野的。
我记得我刚入行那会儿,谁要说一个品牌能月销超四十万,我指定得笑他个半死。
那会儿,硬派越野,那可是真小众,有钱人图个新鲜,开出去倍儿有面子,可油耗高得吓人。
那时候我跟一哥们儿去内蒙自驾,那哥们儿开个大排量硬派,油箱跟水桶似的,跑一趟回来,光油钱够买辆二手夏利了。
可现在呢?
方程豹,这名字听着就透着一股子“横劲儿”。
月销直接干到三万多。
你听听,三万多!
这就跟过去大家都在玩象棋,突然有人搬来了个电子游戏机,规则都变了。
我那会儿跑一线城市,满大街都是轿车,现在呢,这豹子,居然成了接娃买菜的主流选项。
对了,我有个差点搞砸的经历。
有一次我写个新能源深度分析,那会儿方程豹刚露头,我当时判断失误,觉得这玩意儿纯属“玩概念”,市场接受度有限。
结果呢?
我那期稿子发出去没两天,销量数据就扇了我一巴掌。
那感觉,就像你跟人打赌,信誓旦旦说明天会下雨,结果艳阳高照。
从那以后,我写这种爆发性增长的报道,就学乖了,得把“未来可能性”的权重加重。
你看比亚迪这布局,简直就是一出“矩阵式”的戏码。
王朝海洋网,那是家里的老本,稳稳当当,像个老实人,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可方程豹,就是那个突然冒出来的“野孩子”,专门去啃最硬的骨头。
我特意去看了豹5长续航版的数据,纯电210公里,综合一千三多。
这不就是把“越野的自由”和“日常的经济”给揉一块儿了?
这事儿,有点像咱们小时候,家里只有一口大锅炖菜,你想吃点清淡的,没门。
现在好了,人家给你准备了两个锅,一个炖大肉,一个煮白菜,你想吃啥吃啥。
再说说唐L的六座版,那个中间通道,绝了。
这设计,简直是给“二胎家庭”量身定制的“绿色通道”。
我一哥们儿,家里两个娃,每次想去后头哄老二,那腰板儿都得弯成个虾米。
现在,人家直接能站直了过去,你说这体验,值不值?
这不就是《红楼梦》里丫鬟们进出潇湘馆,得小心翼翼,现在人家直接给你修了大道。
还有那个怀挡设计,宋Pro DM-i搞的。
中控台底下空出一块地方,我媳妇儿高兴坏了,说能放她的通勤包和那几杯续命奶茶了。
这些细节,你说它大吗?
不大。
可它就是能扎进人的心窝窝里。
方程豹能火,核心还是那个“智驾”的底气。
全系标配华为的乾崑智驾ADS 4.0。
以前开越野车,那方向盘跟抱着俩铁锤似的,累得够呛。
现在,城市里它给你当司机,你只管歇着。
等到了山路野地,它才把那股子野性放出来。
这叫什么?
这叫“文武双全”。
说到海外市场,那更是让人看不懂。
10月,海外卖了八万多辆,涨幅啥的就不提了,反正就是猛。
我记得有年我跑欧洲车展,中国品牌在那边基本就是陪衬的。
现在呢?
老外们对中国电动车的关注度,高得吓人。
欧洲那边的媒体都写文章感叹,说中国电动车正在重新定义他们街道上的颜色。
你说这变化,快不快?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技术迭代带来的“降维打击”。
你还在用老一套的油车逻辑算计着油耗,人家已经把车变成了能跑能飞的“全能战士”。
我个人觉得,这股劲儿,才刚刚开始劲道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