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销量榜消失了,行业告别数据狂欢,迎来理性回归

相信不少关注汽车的朋友们可能都有印象,从去年开始,好像每个星期二,我们的手机上都会被各种汽车销量排行榜给刷屏。这个榜单上,详细列出了各大品牌上一周卖了多少辆车,谁是第一,谁是第二,清清楚楚,就跟学生时代的每周小测验放榜一样,总能引起一阵热议和讨论。可就在大家慢慢习惯了每周二都来“吃瓜看榜”的时候,这个热闹了一年多的周销量榜,却突然之间就销声匿迹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好端端的,怎么说不发就不发了呢?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给大家好好聊一聊。

这股发布周销量榜的风潮,最早是由理想汽车在2023年4月份带起来的。当时,理想汽车可以说是在新能源车市场里势头正猛,销量节节攀升。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非常新颖的宣传方式,就是每周都公布上一周各家新势力品牌的“上险量”数据。这里要给大家解释一下,“上险量”是个挺实在的数据,它指的是一辆新车卖出去之后,车主去购买交强险的数量。一辆车只有上了牌、买了保险,才算是真正交到了消费者手里,开始在路上跑了。所以比起厂家自己公布的生产了多少、批发给经销商多少,这个上险量数据更能真实地反映市场到底接纳了多少新车。理想汽车的这个做法,在当时来看无疑是非常高明的。在自己销量领先的时候,每周都把成绩单贴出来,不仅能向消费者展示自己的受欢迎程度,还能给竞争对手们施加不小的压力。一时间,这份榜单成了理想汽车一个非常有效的营销工具,也让整个汽车圈都跟着热闹了起来。

周销量榜消失了,行业告别数据狂欢,迎来理性回归-有驾

然而,一件事情有人叫好,自然就有人觉得不妥。理想汽车的周销量榜发布没多久,就引来了行业内不少的争议。首先,一些同行的车企就表达了不同的看法。比如蔚来汽车的创始人李斌就曾公开表示,就算蔚来将来做到了销量第一,也绝对不会去发布这种周销量榜。这话背后的意思其实很明白,就是觉得这种天天比拼短期销量的做法,格局有点小了,是一种“低水平内卷”。大家都是高科技公司,应该把精力放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用户服务上,而不是像菜市场比谁卖的白菜多一样,每周都要争个高下。后来,小鹏汽车的董事长何小鹏,还有吉利汽车的高管杨学良也都公开表达了类似观点,认为这种做法偏离了科技竞争的本质,让整个行业变得有些浮躁。

周销量榜消失了,行业告别数据狂欢,迎来理性回归-有驾

除了同行之间的不同意见,这份榜单的数据本身也开始受到质疑。有些车企站出来说,榜单上关于他们自己品牌的数据并不准确,甚至没有经过他们的确认。这就让大家心里犯嘀咕了:这个数据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它真的完全客观公正吗?有业内人士分析,虽然上险量数据本身是客观的,但在统计的口径和时间节点上,是存在一些操作空间的。比如说,一家车企为了让某一周的数据特别好看,完全可以集中在那几天办理交车和上牌手续,人为地制造出一个销量的“波峰”。这样一来,榜单上的数字虽然短期内很亮眼,但并不能代表真实、平稳的市场需求,反而可能会误导消费者,让他们以为这个品牌一直都卖得这么火爆。这种操作,也让周销量榜的公信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就连发起者理想汽车自己,也曾经因为销量波动或是受到同行投诉等原因,两次暂停过发布榜单,这也从侧面说明,发布这份榜单背后,确实掺杂了复杂的商业考量。

周销量榜消失了,行业告别数据狂欢,迎来理性回归-有驾

眼看着这场由周销量榜引发的争论和“数据内卷”愈演愈烈,已经开始对正常的市场秩序产生干扰,行业的“大家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终于出手了。在2024年3月18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正式发布了一份《关于规范企业数据发布的倡议书》。这份倡议书说得非常明确,直接指出了当前部分车企频繁发布周销量榜的行为,认为这种数据来源不明、不能完全代表市场规律的碎片化信息,很容易引发公众的误读,扰乱了行业的正常秩序,加剧了恶性竞争。因此,中汽协倡议所有汽车企业,停止对外发布这种短期的销量周榜,把宣传的重点放回到企业自身的经营成果和长远发展上,不要再用简单的排名和对比来相互攻击,要共同维护一个健康、公平的竞争环境。

周销量榜消失了,行业告别数据狂欢,迎来理性回归-有驾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这份倡议书一出来,可以说是给这场持续了一年多的周榜风波画上了一个句号。作为行业最权威的组织,它的发声分量十足。很快,理想汽车就响应了号召,停止了周销量榜的发布。于是,那个曾经在每周二准时到来的“成绩单”,就此成为了历史。

周销量榜消失了,行业告别数据狂欢,迎来理性回归-有驾

周销量榜的消失,表面上看只是一件小事,但它背后反映的,是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发生的一场深刻变革。过去几年,中国的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价格战打得不可开交,大家都拼了命地想在市场里多抢占一些份额。在这种环境下,用周销量榜这种简单直接的方式来吸引眼球,也就不难理解了。但是,随着市场逐渐走向成熟,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历史性地突破了50%,成为市场的主流之后,消费者也变得越来越理性。大家买车,不再是只看谁的销量高、谁的广告打得响,而是会更加关注产品的质量、技术的先进性、使用的体验以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东西。

说到底,汽车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和沉淀的产业。一个品牌想要真正站稳脚跟,成为消费者信赖的选择,靠的绝不是每周一次的销量通稿,而是扎扎实实的产品力、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和真正为用户着想的服务。周销量榜的喧嚣已经过去,市场的竞争规则也悄然改变。对于所有车企来说,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如何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凭借过硬的综合实力赢得消费者的心,这才是他们接下来需要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