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弯梁摩托车鼻祖,重庆建设雅马哈80,骑过的人都是老手!

前言: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起,我国民众的生活水平持续提升。摩托车逐渐成为商务出行的重要工具,其中一款摩托车在中国的摩托车制造历史中书写了重要篇章。那就是由重庆建设机床厂制造的重庆雅马哈CY80…

国内最早的合资摩托车,重庆建设雅马哈cY80和嘉陵本田JH70

八十年代弯梁摩托车鼻祖,重庆建设雅马哈80,骑过的人都是老手!-有驾

大批骑着重庆雅马哈80的工人

八十年代弯梁摩托车鼻祖,重庆建设雅马哈80,骑过的人都是老手!-有驾

八十年代嘉陵本田70也很多

提到重庆建设雅马哈80,70/80后的人们或许都会有所记忆。它是最早的中日合资摩托车企业之一,在100cc排量以下的摩托车市场上,与嘉陵本田70一起,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成为了不朽的经典。接下来让我们探讨一下重庆雅马哈CY80的历史与现状。

YAMAHAmate50

八十年代弯梁摩托车鼻祖,重庆建设雅马哈80,骑过的人都是老手!-有驾

日本雅马哈mate50(60年代)

八十年代弯梁摩托车鼻祖,重庆建设雅马哈80,骑过的人都是老手!-有驾

日本雅马哈mate50(70年代初)

重庆CY80的设计灵感来源于60年代,那时本田的弯梁车型(幼兽)非常畅销,曾一度成为单一车型的销售冠军。雅马哈随着时代的潮流,也开始推出了相似的车型,即YAMAHAmate50。

mate50的早期版本配备了摇臂式前减震和中置式后减震,采用二冲程50cc发动机。进入70年代初,雅马哈对mate系列进行了小幅改进,取消了中置后减震,改用承载力更强的弹簧式双后减震,而前减震设备则保持不变。

雅马哈matev70

八十年代弯梁摩托车鼻祖,重庆建设雅马哈80,骑过的人都是老手!-有驾

雅马哈v70

八十年代弯梁摩托车鼻祖,重庆建设雅马哈80,骑过的人都是老手!-有驾

进口雅马哈v80

到了80年代,雅马哈mate经过几次改款,演变成了现在的样式。从雅马哈马特V系列的照片可以看出,其设计风格已经非常接近后来国内合资生产的重庆雅马哈80。雅马哈的mate系列还衍生出了另一个T系列,至今仍在东南亚市场销售。

雅马哈(mate)T弯梁摩托车

八十年代弯梁摩托车鼻祖,重庆建设雅马哈80,骑过的人都是老手!-有驾

雅马哈mateT系列采用轴传动方式

八十年代弯梁摩托车鼻祖,重庆建设雅马哈80,骑过的人都是老手!-有驾

外观与V系列基本相同

雅马哈mateT系列在外观上与V系列相似,但采用了较为罕见的轴传动方式,这可能是为了适应东南亚地区多雨、路况泥泞的环境。其优点包括维护需求低和高可靠性,缺点则是成本高昂,一旦需维修,拆卸较为复杂。自2000年以后,雅马哈mateT系列全部采用四冲程发动机,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性。在东南亚,尤其是越南,弯梁摩托车需求巨大,本田占据了约70%的市场份额,其次是雅马哈,而雅马哈的销量冠军便是此款车型,其地位之重要可见一斑。

国产后的重庆雅马哈cy80

八十年代弯梁摩托车鼻祖,重庆建设雅马哈80,骑过的人都是老手!-有驾
八十年代弯梁摩托车鼻祖,重庆建设雅马哈80,骑过的人都是老手!-有驾
八十年代弯梁摩托车鼻祖,重庆建设雅马哈80,骑过的人都是老手!-有驾

我们再回到国内的话题。1984年,重庆建设机床厂与日本雅马哈株式会社成立了合资企业,并在同年推出了重庆建设雅马哈CY80摩托车。这款摩托车装配了一款80cc排量的二冲程卧式单缸风冷发动机,配备自动离心式离合器,三挡循环变速,双摇臂式前减震和弹簧后减震,最高时速可达75公里。由于采用了二冲程发动机,建设雅马哈80在动力上具有天然的优势,其最大功率和扭矩均高于同时期的嘉陵本田70。

重庆建设雅马哈cY80设计很人性化

八十年代弯梁摩托车鼻祖,重庆建设雅马哈80,骑过的人都是老手!-有驾

后可拆卸货架

八十年代弯梁摩托车鼻祖,重庆建设雅马哈80,骑过的人都是老手!-有驾

前储物框

八十年代弯梁摩托车鼻祖,重庆建设雅马哈80,骑过的人都是老手!-有驾

前挡风板

重庆建设雅马哈80的设计同样非常人性化,配备了可拆卸的后货架、前储物篮和挡风板等。此外,它的操作非常简单,无需离合器,不加油门就不会启动,使得任何人都能轻松驾驭。重庆建设80不仅易于操作,其质量也相当可靠,正常维护下几乎不会出现故障。虽然百公里油耗1.25升略高于同期的嘉陵本田70,但考虑到它提供的更强扭矩和动力,这点油耗可以忽略不计。正是因为这些优点,它成为了一代人心中的经典车型,创造了国内弯梁车型的销售记录。

#深度好文计划#岁月如流,经典依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