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把简介篇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小布这款车是没有把立的。
圈里的这个红色部件就是把立
可以看到上图,一般车的结构是:车把 连接 把立 连接 车身。
小布则是把横直接和头管连在一起,不知道这个设计是否会引出尖叫与欢呼。
效果倒是显而易见,去掉把立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折叠体积收缩的更小。
无把立的车把折叠后效果图
发现了吗?车把+立管形成一个“T”字形,可以看作是二维平面,它们折起来后紧紧贴在前轮旁。
如果是车把+把立+头管的“┏┫”型结构,类似数学中垂直但不相交的两条线(普通自行车的把横和头管),这种情况只存在于立体空间中。涉及到立体构成,这体积怎么能小的了呢?
小布折叠体积小的一大秘诀,就是将立体结构平面化。
笔者之所以啰嗦这么多,是为接下来的介绍做铺垫。
现在我们来观察小布折叠车的四种车把:
四种车把的高度各不相同,由低到高依次是S<M<P<H。
它们的车轮都是同等规格16英寸,前叉也是一样的尺寸。
去掉轮径和前叉这两个相同数据后,不难发现,影响小布车把高度的因素有两点:
1,把横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距离h,以P把为例:
2,头管的长度L
图下为S(长)和M(短)的头管实拍图:
16款车型头管对照图
不难发现,立管的长度差别很大。
我们再看这张图:
咦?一个直一个弯~?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长相”呢?
说到底,还是为了折叠。
你想啊,一辆小布折起来,它的正面也就是下图所示,面对我们的这个面,面积是不是大概恒定的一个尺寸?
车把的h值大一些,是不是就要将头管做的短一些,以方便将“车把+头管”完整的塞到这个画面中?
想象一下,长款头管+更宽的车把,折起来后车把岂不是要磕到地面上?
所以说,小布的四种车把,分别对应四种长度的头管,他们之间不可以交叉使用,不然会影响折叠。
第二个问题,头管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弯度呢?
请看下图:
P把和S把正视图
P把正视图
M把俯视图
发现了吗?几种车把都有不同程度的弯曲。
那些有弯度的立管就是为了将这些弯曲的车把更好的折起来。
所以说
不同的车把,它对应的立管弯曲弧度和长度是不一样的。
之所以啰嗦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一种车把有唯一一种立管与之匹配,这个立管的长度和弧度都是专门为这款车把设计的,只有S车把搭配S立管才能将折叠性发挥到最好,其他三款M,P,H把同理。车把和立管之间不可以随意的互相调换。
这就要求大家在选购车之前,一定要考虑好购买什么样的车把,我见过太多购买了不合适车把的朋友,又返回来询问能否换车把。
能换吗?
能。
贵吗?
贵。
大概是购车价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而且不一定有配件。
为什么这么贵呢?
想一想,换把就要换头管,把的高度变了,是不是刹车线变速线的长度也需要改变了?
brompton最贵的地方又是什么呢?没错就是车架。
头管很贵,而且大部分经销商是拒绝提供更换头管的服务的,因为brompton非质量问题不提供车架的置换,brompton所生产留存的车架零部件一般都是用来做质保件的。
真要到了非换不可的地步,笔者有个不是很靠谱的小建议:转手卖车,买新的!哈哈~
调皮一下很开心。
车把选择篇
四款车把图示:
四种骑姿对比视频:
# S把
关键词:操控性好,发力感直接,造型利落帅气。
距离地面落差:92.4CM。
骑士反馈:
A君 这个把太矮了,骑姿有点趴,时间长了腰酸,我五十多的人了,受不了。B君 我24岁运动达人,就喜欢刚性,喜欢速度,骑在路上我就见不得别人跑在我前面。对我来说m把太软,p把太重,只有s把能满足我。双手握住s把,我的眼角尽是倒退的流年。C女士 哎呀!骑时间长了我怎么感觉这个把有点硌手啊!
笔者拙见:对于大龄骑士和身体娇嫩的女骑士和大体重骑士来说,骑乘较低的S把车会让腰部弯曲,下背肌群(就是后腰)参与骑行运动更为频繁,同时身体前倾,手臂和手掌作为支撑,压力也会更大。
压力主要集中在图下红圈中这个部位。
缓解办法:
1,摘掉原装把握,换装带掌托的把握,加装副把。在那个万能的购物网站上,搜“掌托把握”就可以找到。
2,调整车座到头管的距离,微调车座高度,可稍微降低一些座高。
# M把
关键词:骑姿舒适,造型优雅。
距离地面落差:101.3CM。
骑士反馈:
(咨询者Q & 公路车骑手A)
Q:这把怎么样?A:这把还行,骑姿很舒服,就是操控性没有S把好,摇车不着力。但是小布作为生活车,这个把不错了。M把不也是最经典的车把嘛!
笔者拙见:考虑短距离通勤(十公里内),休闲骑(小区遛弯,带孩子,钻胡同,喝咖啡),以及女骑士,我推荐骑M把。
M把脱胎于第一代BROMPTON“MK1”的鸥翼造型,展开后像海鸥的翅膀,复古又漂亮。
# P把
关键词:长途把型,调整骑行姿势,“好丑”,“好帅”,通过性强。
上图为骑士对P把的评价
距离地面落差:高把103CM,低把88CM。
骑士反馈:
小1:不错,舒服。小2:骑P把真带劲,每天上下班堵车我也不怕了,基本车缝里都能钻过去。小3:P把长途还是要舒服,上次那个200公里的比赛,骑下来就感觉有些累了。这次400公里我骑了24小时,除了困没觉得有什么,如果是直把车我俩手不得废了。
笔者拙见:如果考虑骑长途,当然首选P把车。
最舒服的骑姿,就是不时地改变骑姿。即使肌肉再有力,长时间紧绷着它也会疲劳,即使骑乘舒适的M把,时间久了也会累。
P把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长途骑行,平路和下坡时握持上把,上坡时握持下把。及时调整骑行姿势,缓解身体疲劳,才能骑得更远,更久。
# H把
关键词:高。
距离地面落差:107.2CM。
骑士反馈:略。
笔者拙见:H把是2012年brompton新设计的一款车把,目的是为了让身高在185CM以上的大个子们拥有更好的骑乘体验。
笔者是亚洲人,接触的大个子不是很多,所见过拥有H把的骑士也是女士和大龄骑士偏多。他们选择H把的理由只是因为这款把高,骑乘姿势更贴近常骑的共享单车、公主车骑姿。
H把的把型与M把一致,仅高度增加。它能提供给大个子们更舒适的骑姿,但若是追求速度,且腰身柔韧性不错,S把仍不失为很好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