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看一些行业报告,发现动力电池的紧张状况挺有意思的。数据说,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储能用的锂电池出货量已经超过了2024年的目标,涨了大约67%。这让我想到一个奇怪的事情:储能市场火爆带动的这种虹吸效应,明显影响了车用电池的供应。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不少电池厂都在提前预判储能需求,毕竟储能项目的回款快、风险小。对比以前全线紧缺的时期,现在设计线上调整的频率明显高了。这也是为什么某些爆款车型的动力电池短期难以扩产——不是没人抢,而是产线被调去储能了。你说,这是不是导向一个未来要么要价高,要么要供不上的趋势?好吧,我知道大家都在等真·供应过剩的那一天。
扯远了。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一台电车的终极寿命到底是多少?这个问题在行业内倒也经常有人提,特别是买了电车,没搞懂前后差不多用个十年还要不要换电池。有人说,五年前的电池还能用,但效率明显比新车低了不少。很多车主搞不清楚,一个老电池在中途换,成本究竟得花多少钱。
换电池这个事说复杂也简单:以目前市场行情看,单块车用的动力电池(假设70 kWh)大概在1.5万到2万块左右,品质好点的可能要贵一点。如果中途换个电池,除掉材料费,还要算上人工、检测、调试这些隐性成本。整个过程大约得两天左右的工时,甚至还要预约,不能随便走门口就换。
说句实话,这个价格对比买新车还算合理。可问题在于,现在许多车用电池的生命周期——你大致可以理解为:从出厂到性能明显衰减(比如续航掉30%以上)大概也就十年左右。据业内人士说,十年后,电池还能用吗?容易出现容量急降,充电时间变长。这时候如果再花费那么多钱换一块新电池,划算吗?也得看车主怎么想。
我旁边有人说:几十块一只的电池,能用多久?这其实是个误区。那些低端电池,可能用个几年就挤牙膏似的掉链子。你电池中的关键材料——比如三元材、磷酸铁锂,价格都在不断波动。去年锂价高速上涨,导致换一套电池的成本也涨了10%。
说保障寿命,刚才还真查了份资料。一般车型标配的电池,官方标定十年或者15万公里,就算是终极人生。实际能用到16、17年都有人试过,但性能会大打折扣。而且,很多厂商会提供电池包的质保,大多五年,极少超过十年,毕竟电池的化学反应总是在老化。
你们知道吗?中国市场上,五年前的电池还在一些二手市场看得到。有人曾问我:五年前的电池还能用吗?这个问题,其实不是能不能用的问题,而是要不要用。如果价格合理,续航还能保证,还能用几年的话,倒也值得考虑。
对了,我还想问大家:你们心里觉得,电车真正的终极寿命应该在哪里?是不是就十年左右?还是说,随着技术迭代,未来可能达到二十年都不成问题?我觉得这个仍是个未知数,毕竟技术变种多得很。
说到换电池的成本,具体到现实操作,有个朋友还告诉我:换一块电池,除了材料价格,全套工时加检测费,有时候还要调试电池管理系统。 有的车厂提供换电服务,只需十五分钟,就能搞定,方便不少。但一旦需要进口或者特殊型号,成本又会抬高不少。
买车不要只看热锅上的蚂蚁和短期抢电池。毕竟,电池就像人的心脏,你一时便宜省点,后面可能就要付出大价钱。而且,各大厂拼命扩产,是因为他们都明白:长远看,电池技术还会不断革新,可能十几年后,我们很多人家里的电池日用品也会面临升级换新。
瞧,也没想着扯这么多,只是对比一下:你觉得,未来的电车还能用到十年以上,或者说,电池的寿命上限在哪里?这个值得深思。
(这段先按下不表)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